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杜诗与《文选》关系研究述略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18:34
载入中…
 

杜诗与《文选》关系研究述略

林英德

(华侨大学 文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杜甫教子“熟精《文选》理”,且“续儿诵《文选》”,明确表现出对《文选》一书的情有独钟。事实上,杜甫自觉接受《文选》,其诗歌创作深受《文选》的影响。我国古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量散见在诗话、笔记、注释等文本中,大致说来,这些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得以展开:一是从宏观上探讨杜甫接受《文选》的原因和表现,它触及到《文选》选文、杜甫诗学思想等诸多理论问题;一是从微观上对杜诗和《文选》作文本分析,探讨其间的因革关系,它重在对杜甫诗歌创作技艺和规律的总结。

 

关键词】杜甫;文选;关系;研究概况;宏观论述;微观证实

 

 

关于杜甫及其诗歌创作与《文选》的关系问题,我国古人早有发现且作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散见在一些诗话著作、笔记著作及杜诗注释文本中;由于著作体例的限制,这些研究只能以零碎散乱的形式表现出来,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i]因此,对古人的这些研究成果作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是我们着手此问题研究的前提和重要参照。大致说来,古人对杜诗与《文选》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得以展开:宏观论述和微观证实。下面,我们分别论述。

   

一、宏观论述

 

所谓宏观论述是指研究者从整体上阐述杜甫及其诗歌创作与《文选》的关系,它并不涉及对《文选》或杜诗具体文本的分析。研究者于此主要抓住老杜的两句诗“熟精《文选》理”和“续儿诵《文选》”来进行立论,并因之作进一步的引申。具体来说,它主要试图探讨杜甫熟精《文选》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这种研究触及到《文选》选文,杜甫诗学思想,以及时代风气等诸多理论问题。

关于杜甫钟情《文选》的原因,研究者主要从《文选》本身的经典性,杜甫的审美期待和当时的学术风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文选》成书于梁代中期,是由昭明太子集其门下文人才士共同编撰而成,其选文“远自周室,迄于圣代”,凡符合“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者均“略其芜秽,集其清英”。[1][P2]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部重要的文集在之后的近百年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直到隋唐朝之际,由于曹宪、李善的出现,《文选》才开始浮出水面并逐步确立其文学经典地位。对此,李善在《上文选注表》中说:“昭明太子,业膺守器,誉贞问寝,居肃成而讲艺,开博望以招贤,搴中叶之词林,酌前修之笔海,周巡绵峤,品盈尺之珍;楚望长澜,搜径寸之宝。故撰斯一集,名曰《文选》,后进英髦,咸资准的。”[1][P5]唐人重《文选》,尤以大诗人杜甫为代表,他在诗中曾两次明确提到《文选》一书。《宗武生日》诗:“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而杜甫的诗歌创作深受《文选》的影响,这一点也常常为研究者津津乐道。到了宋代,《文选》的文学经典性及萧统的审美眼光遭到文学大家苏轼的质疑。他说:“舟中读《文选》,恨其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单位:林英德,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文学院

次无法,去取失当。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文选序》斯可见矣”。又说:“陶渊明作《闲情赋》,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者,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称何异。而统大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也”。[2][P2092—2093]在东坡的影响下,宋人开始轻视《文选》,《文选》的地位随之渐趋消弱。对此,张戒大为不满,他分析道:

杜子美云:课儿续《文选》。又云:熟精《文选》理。然则子美教学以《文选》欤?近时士大夫以苏子瞻讥《文选》去取之谬,遂不复留意。殊不知《文选》虽昭明所集,非昭明所作,秦汉魏晋奇丽之文尽在,所失虽多,所得不少……《文选》中求议论则无,求奇丽之文则多矣。子美不独教子,其作诗乃《文选》中来,大抵宏丽语也”(《岁寒堂诗话》卷上)。[3] [P456]

另外,清代贺贻孙也对杜甫喜《文选》而苏轼斥《文选》两种孑然相反的态度作了分析,颇有道理。《诗筏》云:

杜子美诗云“熟精文选理”,而子瞻独不喜《文选》。盖子瞻文人也,其源出于《国策》、《孟》,而助以晁、嘉诸公之波澜,所浸灌于古者深矣。《文选》之文,自秦汉诸篇外,其余皆不脱六朝浮靡,其为子瞻唾弃,无足怪者。若子美则诗人也,诗以骚为祖,以赋为祢,以汉、魏诸古诗,苏、李、十九首,陶、谢、庾、鲍诸人为嫡裔。子美诗中沉郁顿挫,皆出于屈、宋,而助于汉、魏、六朝诗赋之波澜。《文选》诸体悉备,纵选未尽善,而大略具矣。子美少年时,烂熟此书,而以清矫之才,雄迈之气鞭策之,渐老渐熟,范我驰驱,遂而独成一体。虽未尝袭《文选》语句,然其出脱变化,无非《文选》者。生平苦心在此一书,不忍弃其所自,故言之有味尔。今人以子美誉《文选》而亦誉之,以子瞻毁《文选》而亦毁之,毁誉皆在子美、子瞻,与己何与?又与《文选》何与哉?[4][P173-174]

不难看出,张戒和贺贻孙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分析了杜甫钟情《文选》的原因:一是从《文选》本身来看,作为一部文学选本,编选者有权按照自己的审美旨趣来选录文章,因主客观原因其弃取虽有失当之处,却不能因此否认它的价值和地位,所谓“《文选》虽昭明所集,非昭明所作,秦汉魏晋奇丽之文尽在,所失虽多,所得不少”。“《文选》诸体悉备,纵选未尽善,而大略具矣。”二是从杜甫角度看,作为诗人的杜甫,崇尚爱好的是六朝奇丽之文,《文选》正符合了杜甫的这种阅读期待,故称誉《文选》,而苏轼作为文人,爱好议论之文,故其与《文选》的接受期待不免受挫。正是由于杜甫和苏轼接受主体的这种主观差异,造成他们对《文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同时,研究者也注意到,杜甫青睐《文选》还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即此时由于科举进士试的施行,《文选》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参考书,社会上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人人争相竞读《文选》;学术上的“《文选》学”也如日中天,出现了李善注《文选》,五臣注《文选》的盛举。在这种大环境中的杜甫,表现出对《文选》的情有独钟,正在情理之中。他以《文选》来督责儿子,一方面是为了承家学,所谓“诗是吾家事”,从祖父杜审言到杜甫本人再到宗武,老杜自然殷切期望儿子能够将家学一脉传承。他希望儿子宗,自己做了祖父杜审言的接班人,自然也希望儿子再接再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备应考。作为满怀政治理想的儒生,杜甫在仕途上并不顺意,他把希望寄托在后辈身上是合情合理的,只不过这种期望表达更为含蓄罢了。对此,宋代葛立方曾有所提及,他说:

杜子美诗善用《文选》语,故宗武亦习之不置,所谓“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又云“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是也。唐朝有文选学,而时君尤见重,分别本以赐金城,书绢素以属裴行俭是也。外史《梼杌》载,郑奕尝以《文选》教其子,其兄曰:“何不教读《论语》,免学沈谢嘲风弄月,污人行止。”郑兄之言,盖欲先德行而后文艺,亦不为无理也(《韵语阳秋》卷三)。[5][P505]

而清人李重华的见解最为圆通,他说:

子美家学相传,自谓‘熟精文选理’,由唐以诗赋取士,得力《文选》,便典雅宏丽,犹今之习八股业,先须熟五经耳。昭明虽词章之学,识力不甚高,所选却自一律,无俗文字。子美天才既雄,学力又破万卷,所得岂直《文选》?持以教儿子,自是应举捷径也”(《贞一斋诗说》)。[6][P936]

王士祯也认为,杜甫要求儿子熟精《文选》,乃是当时的风气使然。他说:

郎廷槐问:“萧《选》一书,唐人奉为鸿宝。杜诗云:‘熟精文选理。’请问其理安在?”阮亭答:“唐人尚《文选》学,李善注《文选》最善,其学本于曹宪,此其昉也。杜诗云云,亦是尔时风气。……然《文选》学终不可废,而五言诗尤为正始,犹方圆之规矩也。‘理’字似不必深求其解。”(《师友诗传录》)[6] [P128-129]

至于杜甫熟精《文选》的表现,研究者主要是从杜甫取材取法《文选》的角度加以立论,认为杜诗创作深受《文选》的影响。如张戒所谓:“子美不独教子,其作诗乃《文选》中来,大抵宏丽语也”;葛立方说:“杜子美诗善用《文选》语”;又如朱熹说:“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所以好。杜子美诗好者,亦多是效《选》诗,渐放手,夔州诸诗则不然也”。[7][P3326]郭思说:“老杜诗学,世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观其诗,大率宗法《文选》,摭其华髓,旁罗曲采,咀嚼为我语”。[8][P56]研究者的这些论述大多点到为止,而缺乏具体的实证。不过,他们均注意到杜诗与《文选》之间的一种传承关系,一种推陈出新的蜕变。

杜诗对《文选》的取法,在研究者看来,又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微观的技艺方面的学习,包括对《文选》字句的点化,即黄庭坚所谓的“无一字无来历”,许多注释家如赵次公、钱谦益、仇兆鳌等以及诗话作者如曾季狸、葛立方、杨升庵等有非常多这方面的钩稽。关于这点。我们将在下文论述。

二是整体风格上的效法,体现在杜甫诗中出现为数不少的被注家和论者称为“选体”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称之为“选体”杜诗,或杜诗中的“选体”,它们体现出五言古体和唐代五言诗的双重特点的,是杜甫在创作上“转益多师为吾师”和他“熟精《文选》理”的集中表现,值得我们注意。如杨伦评《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此及下首(按:指《同李太守登历古城员外新亭》)俱选体。”[9][P59]浦起龙评《渼陂西南台》:“前与岑参泛陂之游,作《渼陂行》。此则登台所成也。前半景,后半情,敛驰骤为整饬,似选体诗。”[10][P11]等等。关于“选体”这一批评术语,我们想在此补充说明几点。“选体”作为专门的批评术语,尽管诗评史上不同的论者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反对这一说法,但是大部分人认为“《选》体”一说是可以成立的。此其一。其二,由于《文选》选录了前代大量的五言古体经典之作,因此“选体”一词的基本所指是:由《文选》汉魏六朝五言古诗所体现出来的整体“雅丽”的艺术特点。这是“选体”的基本内核。引申开去,凡是符合“雅丽”特点的五言古体,我们都可以概称为“选体”诗。其三,“《选》体”从历时的角度尽管可以细分为建安体、正始体、太康体、永嘉体、大明泰始体及永明体等,如骆鸿凯先生所言;[11]但从大处着眼,实可以概分为“汉魏体”和“六朝体”,前者的特点偏于“雅”,后者偏于“丽”。



[i] 本文主要对我国古人关于杜诗与《文选》关系问题的研究状况作出概述;而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该问题作专门研究所取得成果也有不少,如李详《杜诗证选》(见《李审言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社1989年版),金启华《广〈杜诗证选〉》(见金著《杜甫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吴怀东《〈文选〉理与杜甫的立场》(见吴著《杜甫与六朝诗歌关系研究》第二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等,对此,拟另文分析。

 

说明:以下注释为全文注释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09.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郭沫若与《秋兴》
美妙迷人的音乐流淌在杜诗里
杜诗记载:重庆附近曾出产拇
杜诗与《文选》关系研究述略
“雄豪”论杜——北宋前期一
夔砚——由杜诗认识“夔砚”
杜诗中的永安宫(续)
杜诗中的永安宫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