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槐叶冷淘》与“一饭未尝忘君”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19:45
载入中…
 

《槐叶冷淘》与“一饭未尝忘君”

 

韩成武

 

苏轼提出杜甫“一饭未尝忘君”之说,历代杜诗学者相与接声递响。在宋、元、明、清封建时代,杜甫因此而大获殊荣;建国之后,杜甫则由此而被斥“愚忠”。我们认为,“殊荣”也罢,“愚忠”也罢,均于杜甫有欠公正。杜甫既不能获此“殊荣”,也不该受此挞伐。

关键问题是“一饭未尝忘君”之说的立论依据是否确凿。

苏轼曾两次申述此说,一次是出现在《王定国诗集叙》中:“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1〕一次出现在《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八:“杜子美在穷困之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2这两段议论,均未提出立论的依据。笔者翻阅了全部杜诗,仅只《槐叶冷淘》一首涉嫌于此。又翻阅前贤论著,发现杨伦《杜诗镜铨》在《槐叶冷淘》一诗的眉批中言道:“此所谓一饭不忘者也。”〔3〕

既然前贤把这首诗作为“一饭未尝忘君”的依据,我们就来仔细考察一下该诗的立意究竟何在。为了便于讨论,现将原诗抄录如下: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愁过熟,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

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此诗各家均编在夔州诗内,那么“槐叶冷淘”当是夔州一带的食品。从诗中记述来看,这种食品的做法是采来新鲜的槐叶,剁碎,连汁带渣掺入面里,和匀,作成面食,上锅蒸,但火候不宜过大,蒸熟之后,其色“碧鲜”,咀嚼之间,口齿清凉。由于这种面食今已失传,我们难以知道它在中华食谱中的档次。但不外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属于高级食品,一种是属于普通小吃。下面仅就这两种情况做些讨论。

    如果它是属于高级食品,杜甫一经吃到,便想到了皇上,于是就想骑马进京奉献,“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倘若如此,那就真可谓是“一饭未尝忘君”了。但是,这种心思不是杜甫所应具有的。因为杜甫一直是反对皇上为了口腹之乐而骚扰民间的。他曾严厉地批评玄宗为杨贵妃调运荔枝的扰民行为:“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病橘》)如果说这还只是批判已死的皇帝,那下面的诗句则是指斥当朝的君主了:“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解闷十二首》其九)不能设想,杜甫一面反对皇上长途索进荔枝,一面却又自己长途进贡美味。检视杜甫的治国主张,他一向认为君主生活节俭是造就盛世的关键所在。他说:“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往在》)只有君臣厉行节俭,才会得到百姓的欢呼和拥护。“天王日俭德,俊乂始盈庭。”(《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君王实行俭德之日,便是英才涌入朝廷之时。“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其三)认为君王不实行俭德,就会引发暴乱。“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提封》)认为把守险要之地,不如实行俭德以取得民心的归附。所以,假如“槐叶冷淘”是一种珍奇美味,从杜甫的匡君之道来说,是不会想到把它献给皇上的,那么这首诗也就不能作为“一饭未尝忘君”的依据。

从诗中所写的情况来看,这种面食倒像是民间的普通小吃,特别是诗中还用“献芹”、“荐藻”这类典故进行类比,似更说明“槐叶冷淘”并非珍贵食品。“献芹”之典出自《列子·杨朱》,事云:“宋国有田夫……顾谓其妻曰:‘负日之喧,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蛰於口,惨於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4又,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道:“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5〕“荐藻”之典出自《左传·隐公三年》,语云:“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6〕杜甫既以“芹”“藻”之类比拟“槐叶冷淘”这种食品,则其品位自是不高;那么杜甫想要把它送到朝廷,这倒是有点小题大做,甚至滑稽可笑了。

既然这种面食好也不该献,赖也不该献,而杜甫在诗中又明明说想献,那他要献的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这首诗的艺术构思了。我们认为,作者是借“槐叶冷淘”这种食品,比拟他那些向朝廷进献的治国兴邦的策略,并且对自己的这种“献芹”行为加以自嘲。此前,杜甫任左拾遗时,不断地向肃宗提出批评意见,如反对肃宗罢免房琯的相职,反对肃宗打击玄宗旧臣,等等;走向山野之后,仍不停地用诗歌表达他的政治见解,如反对宦官主掌军事,反对地方官刻剥百姓,等等。但是,他的这些意见均被君王拒之门外,他曾经感慨言道:“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十)“谁重斩邪剑?致君君未听!”(《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回想自己抱着满腔的兴国热忱,向君王谏言的行为,不是颇类古代那位田夫吗?诗的结尾四句“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说君王晚上纳凉,须要吃这种“槐叶冷淘”食品,这话与那位田夫说的“负曰之喧,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不是颇为相类吗?田夫的话遭到了富人的嘲笑,富人用“献芹”之事对田夫加以嘲弄,而自己的那些谏言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结果?所以,笔者认为《槐叶冷淘》这首诗,是杜甫对“献芹”的古事新编,是自我嘲弄,在自我嘲弄中发泄牢骚。

用“槐叶冷淘”这种食品比拟个人的谏言,这种立意是从诗中使用“献芹”“荐藻”这些典故中显露出来的。在唐人的诗文中,“献芹”“荐藻”的对象若是君主,则毫无例外的是谦称自己向君主进献的建议。例如,李白在《赠范金乡二首》其二中写道:“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注“献芹”曰:“谦词,喻己言不足取。”7又如韩愈在《归彭城》中写道:“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也是喻指自己向君主进献建议。由此,笔者认为《槐叶冷淘》是一首托物寓意之作,是假借向君主进献食品之事,来隐括自己多年来为国谋划的区区之心;并且以热诚进言的被嘲弄,来进行自我嘲讽。苏轼、杨伦等人那种停留在食品层面的解释,未能深入领会杜甫的艺术匠心。因此,用这首诗作为“一饭未尝忘君”的依据是站不住脚的。“一饭未尝忘君”是宋代及元明清封建士大夫为了适应其时代的政治需要而对杜甫进行的曲解。

【参考文献】

〔1〕吴文治:《宋诗话全编》第一册,第70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吴文治:《宋诗话全编》第一册,第76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杨伦:《杜诗镜铨》,第7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诸子集成》第3册,第86页。上海书店,1986。

〔5〕萧统:《文选》,第19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⑺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128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河北大学教授)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54.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没有相关杜甫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