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宗法汉唐直追少陵的《雪堂诗》(续一)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20:32
载入中…
 

         (紧接上文)         二、西征军中边塞诗

 

      康熙五十四年(1715)傅作楫发放辽东戍边十年之后,蒙准赴西征军中转运军粮。  随军出征戈壁、阴山、黑河等地。康熙五十六年(1707)蒙温旨还乡。仅一年多就写边塞诗69首(其中五言古诗7首、七言古诗8首、五言律诗27首、七言律诗14首、七言绝句11首、五言绝句2首),约占全部《雪堂诗》的六分之一。内容广泛,有许多令人震撼的篇章。

 

                                 雄奇险峻  边塞风光

           傅作楫的边塞诗气象开阔,富有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七言古诗《登澄海楼和同年汤西崖先生韵》写山海关的雄险壮阔,“山海关头势错崿,狻猊怒蹲金鳌脚。廻澜激石烟雾中,澄海楼高天际落。”起势突兀峥嶙。接写当年设险筑城,劫火年深的岁月,转折自然。以下用大量笔墨歌颂当朝太平盛世,“自喜遭逢良不薄”。诗的最后“诗成穆穆风徐徐,意境悠然殊展拓。晴天望远海气清,何处空中有楼阁?”结得苍老淹润,令人浮想联翩。

           五言古诗《八达岭》是作者随军西征过居庸关长城时所写。“我过龙虎台,又登八达岭。垂鞭纵远目,地势成孤迥。 嶂岫迭层层,沙田划井井。 燕云十六州,此实其纲领。”点明八达岭的雄险和位置。“西峰何苍翠?南山郁藩屏。北望辽天阔,东顾渔阳静。”进一步突出八达岭为四通八达的咽喉之地。“ 风高边思来,黄沙接沧溟。悠悠云日光,照我大旗影。”描写行军路上沙场风高,战旗飘扬,奇峻处有如杜甫前后出塞诗。“何时抵燕然,刻石最高顶?”表示建功立业的决心。结语 “功成归旧庐,松风吹月冷”表达凯旋还乡的愿望,用典雅,幽娴的意象指代悠哉游哉的田园生活,手法高超,不让少陵。

           五言律诗《阴山二首》“峭壁削芙蓉,朝看万朵红”写阴山晨景;“夕阳山色改,飞翠影蒙蒙”写阴山夕景。“背控龙城险,襟连雁塞雄”转写阴山形胜。写法变幻无穷。其二“虎驮青塚石,龙卧黑河湾”再写形胜。“太平无牧马,谁挽绿沉弓”设想此地若无战事,则别是一番风光,叹息“地险形犹旧,人劳鬓已颁”。结句“垂鞭瞻伫久,叹息白云间”,显得悠然,超逸。

           五言律诗《大同怀古》前四句写形胜,后四句怀古。“三山盘塞出,二水夹河来”,直似少陵炼句。结句“空余形胜地,歌舞旧楼台”怀古伤今,前后映带照应,无懈可击                    

 

                                      餐风宿露  鞍马劳顿

         傅作楫的边塞诗里,有许多军旅生涯的篇章,对西征军的雄壮军容,高昂士气,以及历经艰险,饥渴疲惫种种情况都有细致的描述,也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七言律诗《出塞四首》,壮节和音,首首各极盛致,俨然盛唐格律。诗写大军出塞时画角声声,战旗飘飘,马嘶鼓鸣的雄壮军容;晓发夜戍,怒涛秋风的艰苦和军心旺盛,士气高昂的气氛。诗中“营含苦雾旗犹湿,阵压殷雷鼓不鸣”,“画角声中寒晓月,琵琶马上醉春风”,“马嘶晓戍惊吹角,雕没层云应落弓”,“芳草夜寒阴岭月,怒涛秋卷黑河风”等联语,句句警炼,足见作者造语炼句的厚实功力。结语“惭愧儒生唯食粟,戎衣空佩赫连刀”冲融大雅,幽默含蓄,饶有韵味。

            五言律诗《晓发湖滩河》“鼓角惊残梦,戎衣早据鞍。霜林鸟散漫,石路马盘桓。”写晨起行军情景。“部曲羞吾老,亲知念叔寒。尘埃双鬓满,不敢径弹冠。”写作者不因年老而自甘落后,厚意可法。

         五言律诗《夜发瀚海》“北斗正当天,明河挂马前。 露沾银甲重,月照宝弓圆。”北斗、明河(即银河)、露、月,字字紧扣夜景。“ 薄伐怀周绩,西征忆汉年”,写周伐犬戎,汉征匈奴故事。结句“ 从来敌忾者,儿女不缠绵。”决心为国忠贞不矢。写得练而有劲,逼是盛唐风格。

五言律诗《辕车行》写军行杀虎口险要处“石磴滑如油,悬崖左右沟”时,处于“直前殊未敢,不下又难留”的两难境地。其险情可以想见。同行多覆辙者,惟辕马蹲立,悲嘶。久之,奋身一跃,直抵坦途,“竟从天上落,不似险中行。”诗中有情,语中有泪。结语说在胜利班师后“毋为淹苜蓿,应念此时情”,险过思险,痛定思痛,不愧大手笔。

五言古诗《边塞乌克勒空克勒绝粮》,写作者在绝粮中神情淡定,有身份,有神采,相信“信陵推鼎食,礼数愈谦恭。此意足千古,区区安与同?”他不求“银鞍少年子”致贻蒙袂之羞,而且指出“君看云中凤,稻粱何处谋?异哉琅玕树,郁郁蓬莱洲。”不仅如此,他 “默坐闭重关,神王气不亏。呼童具笔砚,看我吟新诗。一首当朝饔,二首当午炊。三首味逾醇,香醪满玉卮。”其处变不惊,神采奕奕的风度,如在眼前。最后他从伍员、韩信走出困境的历史经验,以及圣人绝粮七日犹弹琴不辍的故事,坚信最终必将克服困难。

五言律诗《乌泥图得雨》写西征军在戈壁沙滩干旱逢雨,军中欢声雷动的场景。“炎征戈壁道,渴极饮污泥。 好雨一朝得,欢声万帐齐。”文辞雅饬,有声有景,有如杜甫风调。

七言古诗《饮马长城窟行》本为旧题,旧作多述边塞之苦,今却翻作凯旋拜爵之后,遙想当年班超白头入玉门关时的襟怀度量,很为别致。开篇“何年石裂长城窟?乱涌珠泉如趵突。一尺半尺清见底,五月六月寒彻骨。”起势超俊,可以想见当年出关时的苦寒、艰辛和胜利得来之不容易。接写凯旋归来时的从容大雅。“一去龙庭已数春”以下写拜爵封侯时的心情。“昔去虽穷原不悲,今来纵达何喜为?”有喜怒不惊之养,“丈夫功名有定分,岂比区区行路儿!”有垂翅凌云之概,大丈夫矢志报国,岂在功名中扰扰乎!此诗给人的印象是堂皇豪迈,卓然不群。

七言律诗《乌塔河望丹吉喇部落》写边塞生活的感受和愿望。其诗曰:

 

绿水青山任去留,闲花野草不生愁。

     兴来赤足调骄马,倦后提壶捋乳牛。

     羌笛数声边塞月,琵琶一曲汉宫秋。

  功成我亦还乡去,日与儿童话钓游。

 

起首两句写山水花草不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接写边塞生活,高兴时赤着脚去调教烈马,累了就提壶去挤牛奶。五、六两句写羌笛声,边塞月,琵琶曲,汉宫秋,声调响亮,情景凄然。最后写功成还乡乐悠闲的愿望。通篇触处自然,无懈可击。(紧转下文)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79.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宗法汉唐直追少陵的《雪堂诗
宗法汉唐直追少陵的《雪堂诗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