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奉节
草 茗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隐居于湖北襄阳卧龙冈。刘备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南征北战,终于佐刘备形成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
章武元年(公元197)七月,刘备不听忠言,置诸葛亮制定的“北拒曹操、东结孙权”的国策于不顾,执意为报义弟关云长被害之仇,起倾国之兵伐吴。终至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悔恨交加,一病不起。遣使往成都诏诸葛亮托以后事,从而上演了一出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壮史剧。
《三国志》载: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赐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演义》以上文为基础,进行了演绎:
且说孔明到永安宫,见先主病危,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先主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讫,泪流满面。孔明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天下之望。”……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吩咐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作者简介:草茗,奉节县草堂中学教师
先主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吩咐,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
荡气回肠,千秋志士为之落泪!
《三国演义》还描述了诸葛亮摆的八阵图。
却说陆逊大获全功,引得胜之兵,往西追袭。前离夔关不远,逊在马上看见前面临山傍江,一阵杀气,冲天而起……
上马引数十骑来看石阵,立马于山坡之上,但见四面八方,皆有门有户。逊笑曰:“此乃惑人之术耳,有何益焉!”遂引数骑下山坡来,直入石阵观看。部将曰:“日暮矣,请都督早回。”逊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之计也!”急欲回时,无路可出。正惊疑间,忽见一老人立于马前,笑曰:“将军欲出此阵乎?”逊曰:“愿长者引出。”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径出石阵,并无所碍,送至山坡之上。逊问曰:“长者何人?”老人答曰:“老夫乃诸葛孔明之岳父黄承彦也。昔小婿入川之时,于此布下石阵,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刘禅即位后,封亮为武乡侯;不久,又领益州牧。其后十年,诸葛亮以全部才智和毕生精力,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北抗曹操,七擒孟获,五伐中原。不幸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诸葛亮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他《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为我们树立了一位大忠大义的形象。
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八阵图,位于白帝镇八阵村,村前为八阵图遗址,村后有黄承彦墓,位置在今草堂中学对面伍家嘴里面。人们习惯上称为旱八阵。另有水八阵,在老县城外碛坝上,那是诸葛亮操练水军的地方。
刘备君臣白帝托孤的悲壮场面、诸葛亮摆的神秘的八阵图,让后人感叹不已,歌咏不绝。
寓居奉节近两年的唐代诗人杜甫咏道:“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武侯祠》)“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对诸葛亮的盖世功劳于以充分肯定,对诸葛亮未能实现蜀汉一统表示惋惜。
宋代夔州刺史刘禹锡咏道:“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八阵图》)认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永垂史册。
南宋夔州刺史王十朋咏道:“八阵图旁丞相祠,风云惨淡会当时。功成岂止三分汉,才大非惟十倍丕。渭上忽传司马走,蜀中长起卧龙思。我来再拜瞻遗像,泪满襟如老杜诗。”(《题诸葛武侯祠》)引用先主遗言,盛赞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巨大功勋。
明正德年间夔州知府吴潜咏道:“累卵不为危,江水去悠悠。谁读《出师表》,而能不泪流?”(《武侯阵图》)今人云:“读《出师表》而不流泪者,是为不忠。”早在明代,吴公就道出了《出师表》的巨大感染力和影响力。
奉节人为了纪念他,在鱼复(今宝塔坪)立祠祭祀。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临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把奉节人民年年岁岁祭祀诸葛亮不绝的场面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老县城后的一座山冈为卧龙冈,至今还有人前往寻觅古人遗踪。
同时,为了纪念诸葛亮,夔州人还有踏碛的习俗。“夔州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八阵碛上,谓之踏碛游。妇人拾小石可穿者,贯以彩索,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祥。帅府宴于碛石。”(唐人《夔州图经》)“鬼门关外逢人日,踏碛千家万家游。”(陆游《踏碛》)每年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人们倾城出动来到县城外的水八阵,官民共同纪念诸葛亮,热闹非凡。
奉节人对孔明敬若神明,民间流传着他惩罚贪官许尤的故事。某年,一个名叫许尤的来到夔州担任知府,整天搜刮民财不满足,还妄图偷盗刘备墓的财宝。一天,他沿着墓道走啊走啊,突然,一道阴风袭来,吹灭了他手中的灯笼,顿时眼前漆黑一片。正当他惊魂未定之时,突见前面一丝亮光,方才松了口气。他继续往前走,只见墓室正中一盏万年灯,灯柱上刻着“孔明灯”三字,下面石碑上刻着一行小字:“许尤许尤,无冤无仇。无故开墓,罚你上油。”落款:诸葛孔明,时间:五百年前今日今时。许尤见状,顿时瘫软在地,叩头如捣蒜,连连哀求:“丞相饶命!丞相饶命!”从此,许尤每天为这盏灯上油,但总是不满。直到耗尽他贪来的财宝,不得已将夫人的梳头油灌入孔明灯后,孔明灯才满了。灯光也分外明亮,石碑上现出四个大字:“奉公守节”。从此,许尤再也不敢搜刮民财了。县名“奉节”也由此而来。
白帝托孤的悲壮场面,八阵图的神秘莫测,诸葛亮为民惩罚贪官的故事,让奉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让奉节成为一片神奇的土地。
责任编辑:周祚政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