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楫〈雪堂诗〉评注》综述
李 江
傅作楫是蘷州文化名人,白帝城有康熙帝赐傅作楫六言诗碑,署蘷州知府方旭撰《傅公享堂记》碑。
光绪《奉节县志》有记曰:
傅作楫,康熙丁卯登贤书,秉鐸黔江,卓异,升直隶良乡
令。丙子分房北闱,升御史。壬午,典试浙江,由河南道巡视
北城,升太常寺少卿。癸未,升左佥都御史,越五月,升左副
都御史。著有《筑云楼》、《雪堂》、《燕山》、《辽海》、《西征》
诗集行世。
(重印清光绪《奉节县志》157页)
上述记载表明傅作楫在诗歌方面成就卓越。可是傅作楫的诗集却在奉节失传数十年,2009年出版的《蘷州诗全集》也仅只收录在府、县志里傅作楫的十五首诗,而且远非傅作楫诗的代表作。有鉴于此,通过定居成都的傅作楫后代傅家荣、傅寒父子多方面的努力,终于在2006年,收集到《雪堂诗集》乾隆、民国版本残卷,共四卷,有诗约五百首。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版本,有点校者的眉批、尾批、行批和圈点,尤其是有名家诸如李调元、徐世昌的选本或评语,十分难得。现在加以整理,作必要的注释和评述,意在提供材料,与大家共同赏析,使之臻于全面和完善。
一、 阅历丰富 诗艺人生
傅作楫(1656—1727?),字济庵,清康熙四川奉节人,祖籍巫山。[1]顺治末年,因避夔东十三家之难,随其父傅汝和举家迁来夔城,就读于其父创办的圣泉书院。少年时得到良好的教育,文武双全,才艺出众,小有名气。他有诗曰:
总发受诗书,十五学剑术。
上马挽强弓,下马弄纸笔。
仰面射紫雕,廻身控玉勒。
儇捷武人惊,芳誉流四国。
(《土木怀古》)
傅作楫青年时期足迹遍四川。采木峨眉时攀蹑巉岩,在所必登;奉母命经手捐建峨眉山伏虎寺藏经楼;任四川巡道三韩时,奉檄绘川西南舆图,历览名山大川。康熙二十六年(1687)中举,任黔江[2]教谕。有诗写道:
一毡羁苜蓿,七载黔江侧。
……………………………………………………………………
作者单位:李江,奉节县竹园小学。
官贫既寥落,道远复岑寂。
(《喜冯维章世兄偕小阮子兼谒选来都下榻署中有作》)
在黔江,他关心少数民族生活,所写《登黔邑羊头山望诸番》诗中,主张对少数民族不能高压统治,应该发展生产,讲究忠信,实施文化教育:
青羊何处去?白石乱纷纷。
一叶悬朝翠,诸番没晓云。
豚鱼如可格,忠信乐为群。
那用羁縻术,都知论蜀文。
“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