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白帝城
竹 斋
白帝城名闻遐迩,奉节人都有一个同感,凡在外地自报家门说奉节县,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改说白帝城,人家一下子就恍然大悟。这恐怕是《三国演义》和三国戏的效应,尤其是李白写的那首《早发白帝城》七言绝句,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但是说到白帝城何人创建、具体位置,规模大小,白帝城与夔州城、白帝庙、永安宫的关系等等问题,别说外地人搞不清楚,就连很多本地人都说不清,道不明。在认知上有很多分歧。
公孙述部将任满等创建白帝城
公孙述(?——36)西汉末东汉初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境内),字子阳,西汉时为中散大夫,王莽篡汉后,为导江(蜀汉郡)卒正(郡守),治所临邛(今邛崃)。地皇四年(23)公孙述联合宗武反王莽,宗武横征暴敛,述举兵反宗武。宗武部将杀宗武,迎述入主益州(成都),述自立为蜀王。东汉建武元年(25)称白帝,国号成家,建元龙兴。建武十二年(36)为东汉刘秀所破,述被杀。
综上所述,公孙述始为西汉京官,继任蜀中郡守,直到他在成都附近“力战死社稷”(陆游语)之前,其活动范围都在川西,一生足迹所至,根本不及巴郡,更莫说到属于巴郡的下川东鱼复、瞿塘峡等地了。因此可以断定公孙述创建白帝城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但白帝城究竟是谁创建,为什么称之为白帝城?原来公孙述在成都称帝时,鱼复为巴郡郡守任满所辖之地。为谋发展,公孙述收伏任满,并派遣任满率军下江州(今重庆),沿延江(今乌江)入清江(今鄂西),攻占了捍关以西的地方,公孙述才尽有益州之地。建武六年(30),复派任满率军东出江关(今瞿塘关)、三峡,夺占湖北宜昌、当阳,并延伸到荆沙一带。建武九年(33)公孙述再派田戎、任满、程汛等“二出江关”,在荆门与刘秀东汉军鏖战,任满战死于宜昌境内,田戎、程汛率败军退守鱼复江关,并在鸡公山构筑坚城固守,因田戎、程汛为公孙述政权部将,遂名为子阳城,又因公孙述称白帝,后人为纪念公孙述政权十二年中益州之地无战乱、民赖以安,遂名白帝城。
————————————————————
作者:竹斋,奉节县竹园中学教师。
如上所述,白帝城乃公孙述成家军将领田戎、程汛、任满等在出征三峡过程中,陆续构筑军事设施,逐渐形成一个战略要塞——白帝城。时间在建武九年(33)以后这几年,距今已整整两千年。
白帝夔州各异城
白帝城、夔州城在瞿塘峡口,很难区分,所以陆游提到杜甫诗句“白帝夔州各异域” 时发出“盖言难辨也”的慨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白帝城的创建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 汉赤甲城和六朝巴东郡
东汉初年,公孙述部将田戎、任满、程汛在江关隘口建赤甲城,东汉末年刘璋改为巴东郡,治所白帝山西麓(原氮肥厂)。西北接赤甲山,就是现在的鸡公山。汉至六朝期间,赤甲山和白帝山上各有一座古城。公孙述成家政权所筑的赤甲城位于赤甲山上,较大,为汉城;白帝山上刘璋设置的巴东郡,较小,为三国、六朝城。
2、唐代夔州城
唐代三峡地区为相对承平的时期,所以唐代夔州城建在白帝、鸡公两山的山坳之间,州治仍在白帝山西麓。考古发现处在这山坳间的白帝五社有东西向的一道唐代城墙,出土唐代经幢多件。白帝山顶有一大片唐代建筑遗址,出土许多排水的圆柱形红陶管道。白帝四社西角城一带有唐代建筑遗存,上关和白帝村一带有大片唐代墓群,其中有在白帝五社出土,镌刻有“葬于赤甲山下”几个字的《大唐田夫人墓记》碑。南宋乾道六年(1170)中元日关耆孙在《瞿唐关行记》中写道:
携余觥下瞿唐关,访夔州刺史旧治,客曰:“今之司关者之居是也。”
遂饮于此。茂林修竹间,小亭萦纡,客曰:“此唐刘梦得故址也。”
3、 抗元的山城
南宋时期,为了抗击元军的进攻,南宋军政当局将赤甲城、夔州城整合为一体,城墙绕白帝山大半圈后,向北缘鸡公山东北脊,再由东向西,折而向南,再向东,绕子阳城,顺鸡公山东西脊而下,经马岭接白帝山西城墙。城墙顺着山势蜿蜒起伏,周长700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平面不规整,略呈马鞍形。东西北各一门,靠近长江的南方有大小两座城门,另有水门一座。城内以山地为主,仅马岭、白帝两山山坳、山腰、山顶地势稍平。整座城依山据险,深沟高垒,易守难攻,符合抗元固守的需要,其自然地貌,正好将全城分为白帝山顶、子阳城和下关城三个片区,三区相对独立而又唇齿相依。下关城和白帝城的关系,清王士祯在《义正祠记》中写道:
连骑而下,石路坦迤,山上 墙曰“子阳城”,其下为下关城,稍折而
南,即白帝城,二城犬牙相连。
宋元战争中,白帝城和夔州城多次受到蒙古军的进攻和破坏。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中国后,至元十五年(1278)三月,元将达哈专程到夔州毁城,将全城付之一炬。至元二十一年(1284)旧城无法修复,夔州路、府、县治均迁往瀼西(今老县城)。
白帝城和白帝庙
最初的白帝城是指西汉末东汉初在瞿塘峡口修筑的赤甲城或称子阳城的一座古城。大概在六朝时期(约220——618)“白帝城”三字已经由一座专用的城名泛化成了一个地名,即指白帝山及其附近的子阳山、鸡公山、马岭几个山头、山坳四五个平方公里范围。现在白帝城又成为白帝城风景区的专用名称了。
东汉初,公孙述战死,百姓于瞿塘峡口山上建庙祭祀。唐李贻孙《夔州都督记》曰:
(都督府)东南斗上二百七十步,得白帝庙……艧宇饰隅,焕如神功,
怪树峰笋,疏罗前后。艀山险涛,望者惊贻。又有越公堂,隋越公杨素所
为,奇构隆敞,内无撑柱,仰视中脊,邈不可度,五逾甲子,无土木之隙。
宋张(王光)以汉隶题寺名曰:“公孙帝之祠”盛称公孙述功德,多年皆沿用此名。时庙中碑刻据《蜀中名胜记》引《碑目》云:
关城《白帝庙碑》凡三,其一元和元年(806),其二长兴二年(931),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