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难得。获得二等奖的两副长联也都是颂扬、怀念杜甫的优秀之作。长联之外,短联也有精彩之作,如获得二等奖的“虽凄风凄雨,难摧瘦骨;非忧国忧民,不作诗人”与获得三等奖的“诗成每有惊人语;家破犹怀报国心”两联,一九言,一七言,均言简而意丰,是对杜甫、杜诗特质精练的概括。获奖的其他诗词和楹联作品,甚至某些入围作品,也都各具特色,各有韵味。
忧国忧民、胸怀天下苍生的伟大情怀和对待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认真态度,是杜甫留给我们的伟大遗产。其实,从事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的传统形式的当代诗词与楹联创作,并以此关注现实和天下苍生,正是对杜甫精神的一种直接继承和纪念,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举办诗词楹联大赛、参加诗词楹联大赛,更是以实际行动向诗圣杜甫致敬,向诗圣杜甫所代表的伟大诗歌传统和文化精神致敬。应当说,当此金钱至上、信仰缺失之世,纪念杜甫,弘扬杜甫精神,于现实、于未来都是功莫大焉的善举。
2012年3月29日
(本文作者为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兼评委会主任之一、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院长、研究员)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