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七律组诗(三首以上)
夔州
58
32
189
61
37
2
14
42
435
4
成 都
28
17
98
35
10
0
22
40
250
1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夔州诗是435首,成都诗是250首(其中成都杜甫草堂诗240多首)。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杜甫在夔州1年零10个月的时间诗歌创作竟超过了在成都近4年创作的诗歌,每3天创作2首诗!要知道,杜甫在夔州,“半顶梳白头,过眉拄杖斑”(《入宅三首》),身体衰迈;“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闷》),“腊破思端绮,春归待一金”(《白帝楼》),“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生活潦倒;“峡中一卧病,疟疾终冬春。春夏加肺气,此病盖有因”(《寄薛三郎中璩》),“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履”(《雨》),“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同元使君舂陵行》),“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耳聋》),患有疟疾、肺病、风湿病、糖尿病,间有眼疾、耳聋。但诗人把写诗作为他的毕生追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偶题》),“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赠路十九曹长》),“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归》),以衰迈之身,战胜了疾病和生活上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满腔的热情,旺盛的创作精力,写出了如此之多的诗篇。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奇迹;在世界诗歌史上,也同样是奇迹!
(紧转下文)
上一页 [1] [2]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0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