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属对律切 沾丐后人——论杜甫对聂绀弩的影响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19:03
载入中…
 
即出句与对句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如流水不断;或者说上句和下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葛常之《韵语阳秋》云:“五言律诗于对联中十字作一意,诗家谓之十字格。如老杜《放船》诗云:‘直愁骑马滑,故用泛舟回’;《对雨》诗云‘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江月》诗云‘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是也。”又《赠别何邕》有“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之句,方回云:“此联系十字句法。”(《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准此,七律流水对则应称十四字句法。

老杜七律流水对甚多,如《玉台观》:“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将赴成都有作》:“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黄草》:“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解围。”《秋兴》:“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获花。”

聂绀弩也擅长流水对,如《赠钟敬文》:“问新诗好旧诗好,笑此一时彼一时。”《喜晤奚如》:“曾是塞翁因失马,来看织女会牵牛。”“一谈龙虎风云会,顿觉乾坤日夜浮。”以上三联又是当句对。《赠海果》:“不道江山奇女子,忽逢湖海白头翁。”《赠女炊事员张先逸》:“虽在高中读野草,早当塞外做天骄。”《三月十三》:“自读马恩列书后,渐知五十几年非。”以上各联,均流畅工整,有些还可清楚地看出其传承杜律的轨迹。

六、             借对

又称假对,就是假借具有歧义的字面或谐音的字用于对仗。可分两种,一是魏庆之《诗人玉屑》指出的“直以字对而不对意”,这叫字面借对;二是冒春荣《葚原诗说》指出的“有借字音相对者”,这叫谐音借对。老杜《哭李常侍峄》有‘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之句,仇注引杨德周曰:“诗有借对法,如‘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以‘云’对‘日’,以‘第’对‘儿’是也。按‘云’对‘日’是字面借对,‘第’对‘儿’则是谐音借对。

先说字面借对。黄白山对贺裳《载酒园诗话》作批语曰:“此法实滥觞于少陵,如‘骥子’对‘莺歌’,‘如马’对‘饮猿’之类。按,杜甫《忆幼子》:“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其幼子宗武字“骥子”,此借字面以对“莺歌”。《长江》:“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谚云:“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也是借用其字面。这类例子还有《九月五日》:”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饮子”乃药名,此亦借其字面以对“怀君”。

再说谐音借对。如老杜《恶树》:“枸杞非吾有,鸡栖奈汝何。”因“枸”谐“狗”,故借以对“鸡”。《秋兴》:“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因“沧”谐“苍”,故借以对“青”。“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因“渔”谐“鱼”,故借以对“鸟”。《人日》:“樽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因“柏”谐“白”,故借以对“金”。

聂绀弩的借对数量大,花样多,意境新。字面借对如《挽毕高士》:“丈夫白死花岗石,天下苍生风马牛。”“白死”的“白”,并非颜色,此借其字面以对“苍生”。“花岗石”乃专名,但字面上是三个单词并列,故借以对“风马牛”。《赠徐介城》:“端阳七队曾牛饮,大雪三冬在虎饶。”“虎饶”乃地名,借以对“牛饮”。“大雪”可以理解为很大的雪,但它又是节气名,故借以对“端阳”。《归途》:“击壤三年翁失马,沿途两耳妃呼豨。”“击壤”即“挖土”,毫无歌颂之意,此借其字面以对“沿途”。“妃呼稀”本《汉铙歌·有所思》之助声词,无意义,此借其字面(女唤猪)以对“翁失马”。《夏公赠八皮罗士》:“练笔封题签夏衍,寒梅消息报春先。”“夏衍”乃人名,借以对“春先”。谐音借对如《斥鴳》:“放诸四海诚皆窘,不下五洋焉得归?”以“窘”谐“准”,以“归”谐“龟”,说明流放受窘,坐牢难归。《对镜》:“雪满三冬高士饿,梅开二度美人迟。”以“饿”谐“卧”,于诙谐中饱含着酸辛。《赠包于轨》:“曾经沧海难为泪,便到长城岂是家?”以“泪”谐“水”,说明泪多悲深。

七、             成句对

就是利用前人的成句(当然也是名句),巧妙地对上对句,而赋予崭新的涵义。仇注引黄山谷曰:“‘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此沈云卿诗也,云卿得意于此,故屡用之。老杜‘春水船如天上坐’,乃祖述佺期语,继之以‘老年花似雾中看’,盖触类而长之也。”林时对曰:“春水二句,非袭前人句也,此用前人句,而以己意损益之也。又有全用前人一句,而以己意贴之者,如沈云卿‘云白山青千万里,几时重谒圣明君’,杜云‘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是也。范元实谓老杜不免蹈袭,斯言过也。”《杜诗详注》卷二十三)据《诗人玉屑》,庾信曰“永韬三尺剑,长卷一戎衣”,杜曰“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亦是化用前人成句。

聂绀弩没有受“蹈袭”说的影响,大胆运用成句对这一艺术技巧,往往意境翻新,生面别开。如《钟三四清归》:“青眼高歌望吾子(杜甫句),红心大干管他妈”。对知识分子劳动改造进行调侃。《有赠》:“百年奇狱千夫指,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句)。”为胡风蒙冤下狱鸣不平。《船屋》:“曾经沧海难为水(李商隐句),从此桃源便是家。”自己也蒙冤坐牢,生还无望,只好故作放达,准备把牢底坐穿,正是寄沉痛于悠闲。这些,都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对名联。

八、对起、对结及全篇皆对

律诗中间二联应是对仗。仅有一联对仗者称“贫对”,多于二联对仗者称“富对”。杜律“贫对”极少,“富对”相当多。首联对仗者称“对起”,尾联对仗者称“对结”。许印芳曰:“老杜五、七律常有对起、对结者,七律尤惯用之。”查慎行曰:“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
    其五律对起者如《酬孟云卿》:“乐极伤头白,更深爱烛红。”《秦州杂诗》:“地僻秋将至,山高客未归。”对结者如《悲秋》:“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雨》:“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七律对起者如《恨别》:“洛城一别三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对结者如《公安送韦二少府》:“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舍弟观赴蓝田》:“朱绂即当随彩鷁,青春不假报黄牛。”

其五律全篇皆对者如《闷》:“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猿捷长难见,鸥国故不还。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其他还有《月》、《收京》、《所思》、《赠陈二补阙》、《屏迹》等。其七律全篇皆对者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他还有《九日》、《季夏送乡弟韶》、《冬至》、《宿府》、《玉台观》等。

聂翁学杜,亦步亦趋,其律诗对起、对结及全篇皆对者甚多。其五律《悠然五十八》四首皆对起。其七律对起者如《闻某诗人他调》:“地耕伊尹耕前地,天补女娲补后天。”《一缘居士枉过失迓》:“主人出买青梅酒,居士来颁白雪篇。”对结者如《悠然六十》:“子寿三千余礼拜,我诗五十六屠沽。”《全撕某诗稿》:“谁曾崔女情书读,我当晴娘扇子撕。”其五律全篇皆对者如《无题》:“不上山林道,聊登海景楼。无家朋友累,寡酒圣贤愁。春夏秋冬改,东西南北游。打油成八句,磅水揾三流。”此外还有《李大姐干杯》一首。七律全篇皆对者如《有赠》:“精神奴役人谁有,战斗主观论未端。留尔头颅为活鬼,亏他面目似灵官。岁朝除夕贫多嘴,狂热浩歌老中寒。诗以穷工将杜甫,名须死著岂万千。”其他还有《重到海城呈彭母》之二、《悠然六十》之四、《有赠》之一、《题鲁迅全集》等。

研究这一课题,是为了从聂绀弩学杜有成的经验中受到启迪,使杜甫“属对律切”这一艺术成就得以发扬光大,为当代诗词创作广开不二法门,多出好作品,迈向新世纪。

 

                              责任编辑:王大椿

上一页  [1] [2]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28.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没有相关杜甫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