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五首(其一)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这首诗当作于大历二年。抒发诗人对弟妹的思念之情。
上四句,叙事伤情。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应,故名重阳。适逢重阳,宾朋既虚,诗人举杯独酌,闷对一樽,徒对四壁,了无兴趣,分外凄凉,不由掷杯而起,抱病登上江边的高台。“独酌”,意中便寓有想及弟妹意。“竹叶”,酒名,即竹叶青,承首句。“无分”,无缘的意思。谓竹叶青酒再好,弟妹不在,一人独饮,毫无生趣;弟妹不在,更不能相聚畅饮。“竹叶”,“菊花”,借酒名中的“竹叶”与实景中的“菊花”形成工整的真假对,成为杜诗中的名联名句。这是杜甫律诗中的创格。“不须开”,用不着开。菊花固然美丽,但宾朋既无,弟妹不在,无心观赏,更不能共赏,开了有什么用呢。菊花句,“使性得妙。”
下四句,对景有感。独酌已够凄凉的了,哪知太阳即将落山,远方传来黑猿的哭声,这更增加了诗人的独处之悲。“玄猿”闻自“殊方”,“白雁”来从“故国”,这是怎样的一副景象!殊方,远方。大雁飞来本是常事,但加一“旧国”便注入了若干感慨,:雁来而旧国弟妹不来,更催思念;同时见雁行也牵动了诗人东下之念。旧国:故国,故园。蓝田属京兆府,故曰故国。“故国”领起下句。“弟妹萧条各何在?”更是手足情深,牵肠挂肚。萧条:凋零散落。这里有流落 的意思。末句“干戈衰谢两相催”,可谓痛彻心肺。风烟再起,年老体衰,唯恐两相催逼终无聚首的日子,结意十分惨切。干戈,指吐蕃入寇:这年九月,吐蕃侵犯邠州、灵州,京师戒严。
舍弟观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其一
汝迎妻子到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
峣关险路今虚远,禹齿寒江正稳流。朱绂即当随彩鷁,青春不假报黄牛。
其二
马度秦山雪正深,北来饥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
胜欲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其三
瘐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短墙若在从残草,乔木如存可假花。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比年病酒开涓滴,弟劝兄酬何怨诘?
这组诗当是大历二年冬作。
前诗《得舍弟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二首》中,弟弟杜观临别时诗人反复叮咛,希望其能够早日回来相聚。这组诗就是诗人听说弟弟杜观迎妻到江陵后所作。一个“喜”字贯穿全篇。
第一首 照应题目,表示前往江陵之意。
上四句写诗人听到弟迎妻子到荆州的消息后的喜悦心情。
一、二句“汝迎妻子到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娓娓道来,不假修饰,正如诗人的喜悦心情一样,自然流出。一个“真”字,写出了诗人的喜不自禁:首先还有点怀疑消息是不是有假,一旦证明消息是真之后,便大喜过望。三、四句承一、二句。“鸿雁”,代书信,古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即第二句中的“消息”。“鸿雁影来连峡内”,即消息传到了夔州。鶺鴒,鸟名,喻兄弟,《毛诗》有鶺鴒必急难相须的句子。沙头,指离江陵十五里的沙头市。“鶺鴒飞急到沙头”,承第一句,意谓弟弟到蓝田迎妻很快地回到了江陵,来和兄长相会,如同鶺鴒一样,困难时互相扶持。
下四句叙述自己欲往江陵和弟弟相聚的打算。
五、六两句弟兄对举。前言杜观迎妻不以嶢关路险为远,日夜兼程,赶来相聚;后言冬天江水平缓,自己正好乘船东下江陵。嶢关,即蓝田关,杜观从蓝田迎妻子,必经嶢关之险。“嶢”,音尧,故与“禹”借对。禹齿,意谓长江为大禹开凿。诗人《移居夔州作》有“禹功饶断石”之句。七、八句承五、六句。朱绂,穿着朱绂,诗人自谓。彩鷁,船,因船首画有彩色的鷁(水鸟名)故名。“朱绂即当随彩鷁”,意谓诗人将立即整装乘船东下江陵,骨肉团聚。“青春不假报黄牛。”意谓诗人即当乘舟出峡,不再需要杜观明年春天来信相邀。“青春”,预定出峡之期,即明年春天要乘舟东下。“黄牛”,指黄牛滩,在湖北西陵峡附近。这里将“朱绂”、“彩鷁”,“青春”、“黄牛”(朱彩青黄)相对,形成对仗。“此诗末二句,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语意相似。”(仇兆鳌)
弟能践江陵之约,一喜。
第二首 表达兄弟之情,预摹聚首欢会之乐。
上四写弟来江陵情事。一、二句慰劳之语,写弟由蓝田回江陵的途中之苦:在冰天雪地中,杜观骑着马,带着妻小,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着,北风吹打着他们的脸庞,寒冷侵袭着他们饥畅辘辘的肌骨。秦,陕西的别称。蓝田属陕西,故称。三、四句写弟弟千里赴江陵自己的感受。意谓弟不辞辛劳来江陵和我相会,给我带来了快乐;从蓝田移居江陵,足见兄弟间的深厚情谊。生春色:是一种比喻,即给我带来了快乐。他乡,指江陵;故国,指蓝田(因蓝田属京兆府,故曰故国);弟在旅途,故云客心。
下四预摹聚首欢会之乐,抒喜悦之情。“胜欲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相会江陵后,我们兄弟相携而舞,这喜悦胜过了晋朝王戎拿着铁如意而舞(《世说新语》:王戎好作如意舞);这种喜悦甚至比平时兄弟俩经常呆在一起而吟着“白头吟”之类的曲子还要多。这里极力地渲染了兄弟相聚给诗人带来的欢乐。胜欲:胜过;提携:扶持,意谓兄弟相携。“白头吟”,古琴曲名,此代指歌吟。孔绍德《夜宿荒村》诗:劳歌欲叙意,终是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诗人虽然与弟还相隔许多路程,想到即将和弟弟相聚,禁不住步绕檐楹,索梅花共笑;那半开的梅花(冷蕊疏枝),也善会人意,止不住和主人一同笑了。在诗人的眼里,连那没有知觉的梅花也被诗人赋予了感情,诗人高兴得如同一个小孩一样。这两句诗“说得无情有情,极迂极切”(仇兆鳌),别有情趣。梅花句,出自隋炀帝《幸江都》诗: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
弟不辞辛劳来聚,二喜。
第三首 与弟商量卜居江陵事宜。
前四句表达对卜居前贤旧居的向往。“瘐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庾信、罗含在江陵的住宅,春来秋去,岁月轮回,改作他人的住宅了吗?罗含,东晋人,桓温的别驾(官名),因衙门的厅舍喧闹,在江陵城西三里的小州上,建茅屋而居,布衣疏食,淡泊自如。庾信,南朝时梁朝诗人。因侯景之乱,自建康(今江陵)逃至江陵,住在宋玉旧宅,宅在城北三里。“短墙若在从残草,乔木如存可假花。”如果短墙还在,任其残草存在,不要随便拔掉,因为草也是前贤所留下的;如果乔木还在,还可观赏树上的花,因为见到花就如同见到前贤。——如故宅犹存,即使一草一木,也不忍伤害。从:任;假:凭借,引申为观赏
后四句表达自己对安居生活的追求。“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卜:选择。有了居所,若须还要营造别的建筑,应当开辟蒋诩那样的小径,延请客人,祈得良友;如果开辟园子,要学邵平种瓜,作为生计。蒋诩,杜陵人,为兖州刺史,当王莽摄政时,以病请归田里。荆棘塞门,舍前竹开三径,只有求仲、羊仲二人可以来和他走一走,终身再没有做过官。邵平,秦为东陵侯,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时人称为邵平瓜。蒋诩、邵平,一居杜陵,一居东陵,皆老于长安,诗表现了诗人对长安故居的思念。庾、罗宅在江陵,蒋、邵宅在长安。言买得他乡江陵之故宅,恍如故里长安之风景,因而兄弟共同聚居于此。“比年病酒开涓滴,弟劝兄酬何怨诘?”一年没喝酒了,兄弟相聚,断酒重开,举杯相劝,一切烦恼都化为乌有,过去的万般辛苦,千般惦念,在这快乐的日子里,还有什么可互相埋怨的呢?比年:整整一年。
兄弟相聚,三喜。
这三首诗,笔力高超,通首一气,喜意浮动。意中语曲折善达:“三诗句句是喜,句句是寄。若竟像对面洽谈语,便不是寄矣。”(卢德水)“万千喜幸,一片悲怀,当与剑外忽闻首并看。”(蒋若六)
远怀舍弟颖观等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前四句叙事。一、二分提两弟住处。阳翟,今河南禹县,是弟杜颖住的地方。荆南即江陵,是弟杜观新近的住处。三、四点出分离。积年:多年;多难:谓遭丧乱。颖在阳翟,属于远别;观千里赴荆南,可谓不安居。三、四句分承一、二句。五、六句点明时序:“春起”“冰除”,正是风起霜冷,正月间的气候。有人认为这天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元日),“疑此元日,正值立春。”(蒲起龙)江汉,指弟弟的住处。
后八句表达对两个弟弟的思念。七、八句诗人怅望云天,思念着两个弟弟。可是云天纷错冥莫,遥不可及;兄弟离散,如花萼般孤单。云天,言异地。花萼,比兄弟。错莫:纷错冥莫。九、十句言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两个弟弟:即使喝酒也如同在梦中一般,吟诗的时候也在想念着弟弟。对酒疑梦,忆弟难见;“疑梦”、“忆渠”,照应题目中的“远怀”。渠:伊(他)。最后两句以旧时欢聚作结,将旧时元日聚首之乐,衬托出今日离别之悲,伤今思昔,更觉含情无限。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