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图经》曾生动记载:“夷事道,蛮事鬼。初丧,鼙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而今仍在三峡一带流传的“扛神”、“还愿”时跳的巫舞多作“禹步”。为什么“巫多效禹步”呢?“禹步”是一种什么走路姿势呢?其实古代文献所称的“禹步”是指大禹走路的姿势。大禹治水累坏了脚,只能拖着脚走路。《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跳着走)而行。”夔与大禹同时治水,敬佩大禹的夔效法大禹,以“禹步”为自己氏族的光荣,特以头插羽毛,手拿蛇,拖着脚的形象为自己的图腾。这就是我们的“夔”字所要传达的信息——夔是最大的巫。巫,是氏族、部落的精神文化领袖。具有超常的智慧,精通巫术、医术,通晓历史、地理、博物、经济、文化等。远古时代,巫通常管理部落,代本氏族向鬼神陈述心愿和请求,并代表鬼神传达鬼神的意志和命令。
综上所述,不论夔为何物,不论她究竟与奉节有或没有渊源,但文献记载,奉节考古发现,奉节独有的地名、物名,奉节尚巫习俗,奉节人唱诗歌舞的集体无意识行为,以及从古到今有关山怪——野人的传说,那么多的结合点都指向着“夔”,难道这都是巧合吗?面对历史上确实存在着的这么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以旅游富县的奉节人可以无动于衷吗?历史拱手送给我们的这样一个能为旅游服务的品牌,我们可以拒之门外吗?
(作者单位:奉节县政协)
上一页 [1] [2]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