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白帝城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藴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22:21
载入中…
 

白帝城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藴

汪洋  严奉森

 

白帝城博物馆是夔州、奉节历史文化精华凝聚之所,建设好白帝城博物馆,做好博物馆工作,弘扬夔州、奉节的历史文化,为建设文化大县殚精竭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奉节历史悠久、军事地位显要、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厚朴实。商周之际为魚国、魚邑,自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14年)正式置县,迄今已有2325年的历史。县名先后为鱼复、永安、人复、奉节。唐武德二年(619)改原信州为夔州,人复为其附郭。贞观二十三年(649)改人复县为奉节县(取意诸葛亮奉公守节,忠贞不二,以勉励后人),此为奉节县名之始,治今白帝山下,被称为万户城,后迁于鱼腹和老县城,历史上奉节县城所在地多先后瀼西、白帝两地反复迁徙。瀼西即今被三峡工程库区蓄水175米所淹没的老县城。在此前后,尽管夔州所辖范围曾有所变迁,但其治所均在奉节,故奉节也就成了夔州的代称。

奉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2001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专家在我县云雾乡兴隆村洞穴发现距今约12万年前的“奉节人”活动遗迹。在三峡库区文物抢救发掘工作中,发现距今10万年的奉节草堂古人类化石点和距今7000-8000年的奉节魚复浦旧石器遗址。

奉节地处渝东门户,长期为郡、州、府治地,自然成为渝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县城之东的瞿塘峡,“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而其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夔门”又位于长江三峡之首的瞿塘峡西端入口处。它双峰欲合,如门半开,锁鈅全川之水,扼巴蜀之咽喉,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美称。北连大巴山、巫山,南接七曜山;黄金水道从西至东横贯县境中部,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地形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亦为商贸聚散繁荣之区。由于历史上改朝换代、政治纷争频繁,奉节(夔州治所)境内战事遗存甚多。

夔州地处长江三峡区域,它自然而然地承袭了该地区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地域性文化——“三峡文化”,而这种文化实为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结合。再者,自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在此筑白帝城,至蜀汉先主刘备伐吴,兵败夷陵,

……………………………………………………

作者简介:汪洋,白帝城博物馆筹备组组长。严奉森,奉节汽车68队职工。

退守白帝城,托孤永安宫,这以后流传于民间的三国故事、传奇不胜枚举,许多传统戏剧、曲艺便取材于这些民间传说或后来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有关三国的遗迹和三国人物(如关公、诸葛亮等)的历史塑像、寺庙、碑匾也就遍布国中,由这些被加工了的文学艺术品构成了特有的“三国文化”,这种“三国文化”现象在夔州大地尤甚,除白帝庙中明良殿、观星亭外,还有甘夫人墓遗址、武侯祠、关圣庙、张爷庙以及诸葛亮的水、旱八阵图、卧龙岗等遗存。奉节县境内山川秀丽雄奇,古迹悠远,文风兴盛,历代不少诗人如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刘禹锡苏轼、苏辙、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王十朋等,或旅居夔州,或在夔州为官,留下名篇佳作,讴歌夔州的山水风物。现代的郭沫若、贺敬之、陈毅以及奉节本土的张伯翔、毛子献、金树熔、周

子游、李重人等著名诗人亦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尤其是“诗圣”杜甫寓居夔州近两年,诗歌创作达到高峰,流传下来的就有400余首,故奉节素有“诗城”美誉。薪火相传,前人的诗风诗品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今天,奉节写诗、出诗集的人仍很多,兴办了刊物有《秋兴》、《三峡诗报》、《夔门诗汛》、《夔门文学》、《诗城》、《白帝城》等文化、文学研究刊物,可谓“诗城”遗风犹存,故奉节这座古城始终充盈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构成了本地区特有的“诗城”文化。夔州文化积淀之深厚,也正是因为它同时吸纳和融汇了上述三种文化(“三峡文化”、“三国文化”、“诗城文化”)融独特的夔文化于一体所致。

文化积淀深厚的夔州,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古迹;这里有众多美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是一笔丰厚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很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在三峡工程库区蓄水175米后,奉节大量的历史文物被淹,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化资源,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关怀下,担负具体负责的白帝城文管所和白帝城博物馆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制定了整体的迁建规划和具体的搬迁方案,利用移民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调动专业技术力量,采用异地搬迁、复建和新建等手段,对淹没区、迁建、保护区的地面历史文物进行了成功有效、快捷有序的大力抢救和保护。现将其中一些历史文物的搬迁复建工程作一综述,从中亦可窥见积淀深厚的夔州历史文化之一斑。

                   

依斗门、开济门

依斗门(又名大南门)、开济门(又名小南门)取意于杜甫诗句“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金华”和“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而得名。肃威门(又名北门)、来威门(又名大西门)是夔州古城的四道城门,全城海拔132米,各门之间有城墙相连,均为古时的防御性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由条石和三合土垒砌粘合而成。从采用的粘合材料和砌筑技术来看,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依斗门高13.7米,长27米,厚13米,门洞由内外两拱相连构成。从城墙内侧看,城墙顶部墁石平面与城内地面一致,只露出女儿墙和城垛子,充分体现出古代工匠们的技术水平,对研究奉节古建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川东历史文化的实物资料,被重庆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女儿墙和城垛部分毁坏外,城门、城墙保存都较为完好。城门、城墙砌筑方式与其他地方城门、城墙砌筑方式有明显区别,看面墙体直立而砌,无收分,灰浆缝隙仅0.30.5厘米。为确保复建工程的原模原样,拆迁时对石材构件进行了统一的编号登记,专人管理。20033月,依斗门、开济门、府城墙拆迁至宝塔坪沿江一线。迁复建的工程依然古朴壮观,成为游人进入夔州古城文物保护区之正门。

 

永安宫、大成殿

永安宫、大成殿原位于奉节老县城奉节师范学校院内,海拔高度142米。刘备在夷陵之战后败退,在白帝城托孤,崩殂,后来郡、县治迁瀼西(今老县城),为纪念刘备新建永安宫。明清时在此建文庙,其中明伦堂、大成殿,气势宏伟,巍峨壮丽很具地方特色。大成殿基本保存完好。该殿面宽五间,前廊式硬山建筑,大木构架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雄伟高大,倒也有几分宫殿气势,不失为三峡风景名胜区奉节境内的一处重要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大成殿迁建工程于200510月竣工,殿前立有两块晚清、民初“永安宫遗址”石碑。

 

 耀奎塔

耀奎塔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奉节县夔州古城文物保护区内(原地名窑湾村,在县城东约5里处),塔身坐北朝南,面临大江,为7层楼阁式六角攒尖砖塔,顶上塔刹饰铜质宝球,通高28米,每层一门,门错向而开。塔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夔州知府杨世英捐廉、知县王如琯领建。塔通身白色,底层出檐上部盖简瓦屋面,六角各有一兽面吞口,彩绘逼真,面目狰狞,据说是用以镇水。塔身底层为条石砌筑,上砖墙,墙厚约1米,中空。每层木梯、木楼直通顶层。塔身气势雄伟雅洁,处白帝城与县城之间,与城西北山上的太极亭和城东南乌云顶上的文峰塔遥相呼应。由于近两百年来的风吹日晒雨淋,塔身外部多有损毁,塔身内部在人为的破坏下也是破烂不堪,三层以上的楼板、楼桁、楼梯已不复存在。如今经过白帝文管所的大力抢救维修,不仅按原样复建了被损毁的部分,而且加固加宽了石砌塔基和护栏,使耀奎塔焕然一新。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县城东南长江南岸的乌云顶上,海拔约1400余米,远望可及。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夔州知府鲍康首倡建塔,初名青云塔,后倾塌。光绪十九年(1893年),知府白诚瑞捐廉重修,为振文风,更名文峰塔。后经风雨剥蚀、遭雷击,数次倒毁,民国年间已成危塔。为保护文化遗产,奉节县人民政府多方筹资,于2010年动工修缮。现塔通高25米,共7层,塔内加修木梯,扩修圆形塔基,增设护栏,加修长135米、宽1米的青石梯道,塔西还增建可供观景、祭天祈福的天台一座。而今塔身巍峨绚丽,势若擎天。塔前凭栏远眺,东迎夔门朝阳,西送古城晚霞,群山逶迤,一望无涯,令人襟怀坦荡,尘虑尽消。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27.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白帝剑器行
白帝城馆藏文物:金轮寺舍利
中国历史名胜白帝城
白帝城
瞿唐天险  战略要地——奉节
杜甫与白帝城
白帝城凤凰碑及联语碑究竟何
重九登高白帝城
一部读懂白帝城书法碑刻的书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