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白帝城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藴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22:21
载入中…
 
 

鲍超石室

鲍超石室是奉节晚清名将鲍超公馆里园林建筑的一部分,供消夏避暑之用。原在奉节老县城鲍超老公馆(后为人民路小学)内,石室58平方米,总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外用条石砌筑,外部有一水池,石壁用钟乳石叠成假山,形成一座不规则的小巧玲珑的长条形石窟。室内地面平整,用四道门框分隔成三个小间。顶部三个穹窿顶构成室内三个主要空间,其余部分为平顶。石室北墙上,在假山石空隙处设置通风孔,通风孔参差排列有致,颇具装饰性。石室外假山石全部用直径约8毫米的铆钉穿进,并锚固于石室墙缝之中,使二者结合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石室的实用功能与观赏功能兼而有之,假山石与石室融为一体,既美化环境又可隔热,其设计理念和处理手法值得今人参考,对于研究奉节地区石构建筑工艺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鲍超石室由白帝城文管所迁建于夔州古城文物保护区,是夔州文化中又一个旅游观光的景点。

 

瞿塘峡壁摩崖题刻

瞿塘峡壁摩崖题刻始凿于南宋,明、清、民国年间均有增刻。题刻位于瞿塘峡南岸,东西长约200米的峡壁上,海拔约110米处。题刻中最著名的有南宋乾道十年(1171年)的《皇宋中兴圣德颂》,全文约980字,内容主要歌颂南宋高宗禅位于孝宗的故事。此外有明代沈庆的《瞿塘上峡》诗,清代的“夔门”、“瞿唐”石刻,抗日战争时期冯玉祥将军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巴万要塞司令李端浩的“巍哉夔峡”等题刻。三峡工程建设中,重庆市、奉节县对瞿塘峡壁实施保护,将《中兴圣德颂》石刻切割后由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藏,其余的或挂网保护,或切割移置,或原样复刻至185米以上摩崖石刻新址。在整个工程中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工程顺利完工,被评为“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优质工程”。

 

锁江铁柱

锁江铁柱为南宋守关大将军徐宗武于景定五年(1264)用铁索拦江锁关而铸,位于瞿塘峡西口铁柱溪,亦即白帝城下草堂河与长江交汇处的一巨大礁石上,随着江水涨落,铁柱亦时隐时现于江中。铁柱为生铁铸造,高2.3米,直径0.4米,铁柱基座高0.27米,柱身有五节宝顶,上部有纹饰,下部有残存字迹。据考证,两根铁柱横江置有7条铁链,用于拦截由水路入侵的元军船队。锁江铁柱是南宋抗元战争的遗迹,是古代拦江锁关的实物佐证,为研究三峡地区的战争防御情况、夔州军民抗击入侵者的重要实物资料。铁柱经七百余年的风吹雨打,江水浸泡,还依然屹立在长江激流中,反映出当时的冶金铸造技术已相当发达,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铁柱的造形处理别致,体现出富有特点的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锁江铁柱在雄伟壮丽的夔门胜景中融入带有战争色彩的人文因素,使三峡地方文化的内涵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物,19982月,白帝城文物管理所采取“整体搬迁”的方案,将其搬迁至白帝城夔门古象馆旁进行保护。

 

杜公祠碑记

杜公祠碑记原位于奉节白帝镇浣花园艺场内杜公祠遗址,刻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记述重修杜甫故居杜公祠的经过,是研究唐代诗人杜甫在夔州寓居行踪的重要资料。碑记为石质,高1.9米,宽1米,厚0.2米,阴刻楷书,约1500字,碑文为骈文,由安徽巡抚冯煦所撰,颇具文采,其书法、雕刻俱佳,堪称珍品,19837月,奉节县人民政府将之确定为县重点保护文物。由于该碑所处周边环境差,破损严重,且位于三峡库区二期水位线下,20034月,白帝城文物管理所将其搬迁至奉节草堂中学校内,予以管理和保护。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现象,是人类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反映。奉节的宗教历史悠久,晋代已有佛教寺庵,宋时出现道教宫观,元代始建伊斯兰教清真寺,天主教在清乾隆时传入,光绪时又传入基督教。它们虽几度兴衰,但遗存下来的有寺观、教堂。在党的维护宗教自由的政策下,如今活动正常,教徒日众。现简介其中几处建筑迁建情况。

 

清真寺

清真寺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分东寺、西寺。清代、民国年间,屡毁屡修,1939年就遭日机狂轰滥炸,现遗留有各个时期的重修碑记。2000420日,奉节县清真寺被重庆市文物局确定为“重庆市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保护点”。清真寺迁建于新县城三马后山小区,此处地势较为平坦,高程410米。寺内设有礼拜殿、文物搬迁点、碑林点,新建礼拜殿前厅、殡仪室、办公楼、住宅商贸楼等,总占地面积2014平方米。礼拜殿的平面布置尺寸和梁架结构,是按原貌实地测绘的数据而构建,其墙体、门窗、屋脊参考了明清时期同类建筑的工艺,因而复建后的清真寺整体保持了特有的古色古貌。

 

清净庵

清净庵位于原奉节老县城大南门左城上,海拔137米,为奉节唯一仅存的著名佛教尼庵,具有典型的川东民间建筑风格。据庵内《清净庵重修诸殿碑志》载:庙宇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被洪水淹没。咸丰三年(1853年),由城外江北嘴迁至南门左城。同治九年(1870年)再遭水淹。民国期间,多次整修。解放后,清净庵改建为明矾厂,1985年归还庵堂,并拨款修缮。其风格为四合院式建筑,坐北朝南,由山门、厢房和大雄宝殿组成。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为抬梁式结构,次间为穿斗式结构,脊高约9.4米。东西厢房后改建为二层阁楼,做为女尼居住及储藏使用。山门类似封火山墙,上饰起翘,大门门额上镶嵌“海印法光”四字,横匾题名“清净庵”。三峡移民时,清净庵纳入县城迁建统一规划,新址在施家梁上端,占地约20亩,新建佛堂及生活用房5栋,主体建筑红墙琉瓦,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现有驻庵尼姑810人,香火日旺。

 

福音堂

福音堂原来紧邻清净庵,是本地基督教中华圣公会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其前身为内地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堂传教。民国元年(1912)由英人章悟道牧师主持建造福音堂。抗日战争时期,曾遭破坏。“文革”中曾改为硫酸厂,至1984年经维修后恢复为教堂。该堂为川东建筑佳作之一,其平面布局呈不规则十字形,坐北朝南,南北长29米,东西长19米,高10.4米,建筑面积342平方米。教堂立面处理结合了江南民居封火山墙的作法,给整个建筑平添了一份韵律之美。屋面利用传统两坡顶的多次组合,以适应十字形平面及强烈的空间纵深感,显示出鲜明的宗教特征,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结合体。移民迁建新址为宝塔坪鱼复社区鱼复路,占地面积1100余平方米。至2005年底,拥有教徒2000余人。

 

大东门民居

大东门民居原位于奉节县城大东门街,是沿街一带的民居建筑。街道东西走向,居民分布于街道南北两侧,此处曾是奉节老县城一处繁荣的商业街道,房屋多为二、三层砖木结构小楼,颇具地方特色。从建筑风格、特征及保存现状看,似为清末民初建筑物。民居保存尚好者约10余间,为硬山瓦顶,结构形式为青砖承重山墙,辅以木构穿斗梁架。每座建筑两山及后檐为青砖墙体,前檐底层为木板铺板门,二、三层为悬挑吊脚楼,木栏杆、满间窗门。木制楼梯连同上下,建筑整体保存较好,墙体结构牢固,顶层穿斗梁架保存完好,木椽槽朽较重,屋面瓦体残破,木制栏杆、窗扇结构多已松动。大东门民居是研究考察地方民居建筑的实物资料,由赵贵林筹资复建于宝塔坪。现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从奉节县城移民迁建以来,在新县城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道路桥梁间,还因地就势新建了众多蕴含历史文化、作体育健身休闲用的广场、公园,如诗城广场、人民广场、诗仙苑、少陵苑、三国苑、咏梧园以及凤凰山梯道文化主题公园、浮雕文化墙等等现代文化建筑设施,它们是积淀深厚的夔州文化的延续和新的组成部分,并与之融为一体,和古夔州历史文化遗存共同装点着奉节的新面貌,展示着在改革开放后和三峡移民迁建后奉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提升。

是的,凡城市都是有历史的。城市是众多历史的堆积和延伸,并在一个个“拐点”上,发生重大历史社会变革、新思潮勃起时,得以突破和发展,使其文化和社会文明得以提高和升华。文化和文明的力量是巨大的。马克思说过“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夔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党中央提出的要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我们夔州人又怎能不建设一个文化强县呢?何况我们已占有天时、地利!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努力挖掘古夔州的文化内涵,丰富、充实夔州的古城文化底藴,构建新的社会文明,促进夔州社会、经济的快速与持续发展,当是我们夔州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

目前,新建白帝城博物馆内所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展览馆、库房和办公室也正在装修中,定于2012年底完工开放。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白帝城博物馆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游人面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27.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白帝剑器行
白帝城馆藏文物:金轮寺舍利
中国历史名胜白帝城
白帝城
瞿唐天险  战略要地——奉节
杜甫与白帝城
白帝城凤凰碑及联语碑究竟何
重九登高白帝城
一部读懂白帝城书法碑刻的书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