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国夷陵之战后“备升马案山”的地理位置考(之一)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23:08
载入中…
 

三国夷陵之战后“备升马鞍山”的地理位置考

 

重庆师范大学  历史与文博学院 重庆400047

 

  要:对三国时期蜀汉刘备“猇亭”战败后率部向“马鞍山”退逃的历史,由于《三国志》中仅记载了“备升马鞍山”(未能说明具体地点),故给后来的史学者留下了种种猜测的话题。虽然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马鞍山”在江北夷陵(今宜昌市)西北方向,但梳理有关文献史籍以及一些地方志书资料,再结合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情况,我们发现不仅“马鞍山”的位置不在江北,而且当时吴、蜀双方作战的主战场也不在江北。马鞍山实际位于江南长阳县东部,吴蜀双方的主战场也在江南宜都西部与长阳东部交界处地带。

关键词:三国蜀汉刘备;吴陆逊;马鞍山;猇亭;夷陵

公元222年在湖北宜昌、宜都爆发的“吴、蜀夷陵之战”,因作战的主要战场是在猇亭一带,故历史上称“猇亭之战”,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例。当时蜀军刘备在猇亭作战失利,被吴陆逊击败后退逃至“马鞍山”,刘备试图以马鞍山为防守据点,阻击吴军的攻击,并在此地作殊死拼杀。这段妇孺皆知的历史虽说在各类文献史籍中屡有记载,但对马鞍山具体地点的记录,千百年来一直给人们一个模糊不清的印象,有的说在江南,有的认为在江北,而持江北说的学者较多。那么,所谓“马鞍山”究竟在何处呢?弄清这一千百年来的模糊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历史上无数学者在记录马鞍山所在位置时的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问题,而且还对我们继续探索蜀军刘备兵败退逃的路线也会有所帮助。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讨论。

一、有关典籍中对马鞍山位置的记载情况

翻阅有关文献及典籍,发现无论是正史、还是佚史,对著名于世的“马鞍山”的记载,可谓纷繁复杂。这里我们摘选数例叙述如下:

1、陈寿的《三国志·卷五十八》记载:“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1](P1347

2、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六十九中记载:“汉主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汉主夜遁,驿人自担,烧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2]P461

3、清道光本《长阳县志》记载:马鞍山“山四面突起,顶宽广,远望形如伏马鞍,故名马鞍山,”又说“三国时,(蜀)连营兵败后,刘备曾令部将马良驻师马鞍山,慰五溪蛮,由僻径返川。”[3]P686

4、《宜昌府志·卷二·疆域志》记载:马鞍山在长阳“县东南三十里,山极高大,宽广约数十里,中峰突起,自宜都望之,形如伏马,相传汉昭烈驻师于此。”[4]P35

5、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册)中在标记猇亭位置时,将猇亭标记在长江南岸宜都(城关)西边的清江河边上,再往西便是长阳龙舟坪镇,大致位置似在长阳磨市(亦即马鞍山东边)。从长阳磨市(马鞍山)到津洋口,至偏岩、高家堰一带多标有蜀军的连营寨。图中还标明,在清江边(长阳县东部)曾是吴、蜀主要战场之一的猇亭之战的战场。[5]P48

6、由藏励和主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解释:马鞍山“在湖北宜昌县西北六十里,《三国吴志·陆逊传》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军)来至夷陵界,逊破其二十余营,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6]P767

7、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记曰:马鞍山“在湖北宜昌市西北,三国吴黄初元年(222年),刘备为陆逊所败,升马鞍山,陈兵自绕。”[7]P80

8、张习孔、田珏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编年》中著云:“刘备逃至马鞍山(今湖北宜昌西北),又被吴军围攻,士卒死伤上万,连夜逃入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8]P4

9、《辞源》解释:马鞍山“在湖北宜昌县西北。三国蜀刘备攻吴,为陆逊所败,备登马鞍山,陈兵自绕,即此。”[9]P3449

10、台湾三军大学编著的《中国历史战争史话》一书在记录“夷陵之战”时说:“是年闰六月,吴陆逊……,以火攻蜀各营寨,一齐俱发。蜀军主力于猇亭,亦为吴军主力于连破四十余营。刘备退登马鞍山(猇亭附近)拒之,又为陆逊所围攻,蜀军死、降者数万。”[10]P326

11、武汉部队司令部军事资料研究组编著的《中国古代战争一百例》中对马鞍山的注解是:“马鞍山,今湖北宜昌马鞍山。”[11]P222

12、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中记录:“刘备率军退上马鞍山(今湖北宜昌北),陈兵自守。陆逊督率诸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死者数以万计。”[12]P43

13、张大可的专著《三国史研究》中载述:“围歼蜀军江南主力于涿乡,涿乡在江北夷陵之西。刘备率残部靠拢黄权的江北军,升马鞍山据高据守。陆逊督将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13]P100

14、由常立柱主编的《宜昌·兵事钩沉》中在论及《吴蜀夷陵之战》时,研究者认为“夷陵之战,主要在夷道猇亭;故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蜀军惨败集中于两处;夷道猇亭及撤退途中的马鞍山(今秭归境)。刘备被破四十余营后,率余部‘升马鞍山’,缘山层层布阵,进行阻击。”[14]P49

从以上引用的对蜀军刘备兵败退于“马鞍山”的诸例中,我们可明显看出:第1例《三国志》、第2例《资治通鉴》中都明确指出了当时刘备退逃到马鞍山“陈兵自守”的这一历史事实,但对马鞍山的具体位置及取名的由来未予说明;第4例大致同第3例,这两例都指出了蜀汉刘备兵败退逃至马鞍山,并在马鞍山驻师。不仅如此,而且还强调了“马鞍山”在长阳县东南的具体位置,同时对马鞍山的地理状况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尤其说“自宜都望之,形如伏马。”这说明马鞍山当距宜都不远;第5例是郭沫若领导的我国一些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集体完成并得出的精辟图例,图中对夷道(今宜都城关)、猇亭(距长阳不远处)、佷山(长阳县西),包括一些蜀军安营扎寨的据点、退逃路线、以及吴军反攻路线等都进行了详细描绘。依据图中描绘的情况分析,马鞍山其地也应在江南宜都与长阳交接处的某地(参看后文分析);第14例只是认为马鞍山在秭归县境,但著者未作任何分析和说明,其余数例,诸家皆认为是在宜昌市西北约八十里(有的未说多少公里)的今夷陵区分乡境内,据说在夷陵分乡一带有一“马鞍山”的古地名。

分析上述各家之言,诸家对马鞍山所在地主要有长阳县境(江南)说、宜昌县境(江北)说,秭归县境说属孤例。那么,诸多的记述,到底孰是孰非呢?据笔者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史志中的记载,我们认为刘备兵败退逃防守据点马鞍山应在江南长阳县境。以下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二、从史志学、古地名学角度论“马鞍山”的位置在江南

认为马鞍山在江南说,我们可以从当时蜀军刘备进攻作战的整体战略布置情况以及吴军防御和反攻的有关记载情况来进行讨论。

首先说蜀军方面: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两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谴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这段记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刘备亲率大军从秭归渡江,翻山越岭,经长阳(佷山),兵锋直抵距宜都不远的吴军防守的前沿阵地——猇亭,这与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标记的“猇亭”位置相合。“通武陵”(武陵:今常德),指的是由长阳到湖南境内。马良走此路线经长阳南去湖南联合五溪蛮参战。江北黄权率军从秭归进入前线阵地——夷陵。又据《三国志·黄权传》记载:先主“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再次强调黄权率军在江北作战。依刘备的意图,黄权驻军江北不外乎是以防北方魏军的攻击。安顿好江北,解决了后顾之忧,刘备亲自在江南指挥作战。毫无疑问,“吴、蜀夷陵之战”的主要战场应该是在江南,刘备亲率大军东下与吴军作战,矛头理应对准的是吴军的主力部队。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假若刘备大军是从秭归乘船顺江而下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三国志·先主》中“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的记载了。再假若刘备亲自率军从江北陆路至夷陵、猇亭,又怎么会遣黄权为“镇北将军”呢?又从地理方位上看“于夷道猇亭驻营”之句就也存在问题了,这应当是“于夷陵猇亭驻营”才是。总之,应该肯定的是,刘备所率的主力大军走的是江南陆路。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45.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三国夷陵之战后“备升马案山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