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朱方蔼手批《读杜心解》考论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18:29
载入中…
 

朱方蔼手批《读杜心解》考论

曾绍皇*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摘  要:复旦图书馆藏朱方蔼批、朱琰跋《读杜心解》一书保存了朱方蔼批点杜诗的大量资料,本文从文学批评文献与批评理论角度阐释了朱方蔼批点《杜诗论文》的文献价值与审美取向。朱氏批点具有强调杜诗艺术审美的“雅正”品质、注重杜诗长篇艺术结构的剖析、推崇杜诗古朴自然的风格以及善用喻象批评的评点方式等鲜明特质。

关键词:朱方蔼 《读杜心解》  评点

 

Research of Zhu Fang-ai’s Hand-written Comment on “du du xin jie ”(《读杜心解》)

Zeng  Shao-huang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200433;)

Abstract: The book of “du du xin jie”(《读杜心解》) which commented by Zhu Fang-ai was packed away in the fudan university library conserved abundant literature. The article analyze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from the view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comment of zhu fang-ai ha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emphasize the quality of “Ya Zheng”(雅正),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e of long shtrcture, canonize the style of ancient and nature,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comment’s way of analogy.

Key words: Zhu Fang-ai; “du du xin jie”(《读杜心解》)comment

 

 

《读杜心解》是清代浦起龙撰著的一部注解杜诗的专著。该本虽参考了宋代以来各家注本,却能注释得简明扼要,不作过于繁琐的徵引考证,成为杜诗学史上别具匠心的杜诗注本之一。据浦氏自己说:

“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益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1]

因此其重要特点在于强调还杜以诗,以注为副,以解为主,以史证诗却不作繁琐之考证,多纠前人之疏舛。其重点不在于“注”杜诗,而在于用“以意逆志”的态度来解说杜诗,与前人注杜着眼于对典章制度、名物掌故的注释或者依靠前人注杜而注杜之类的操作方式不同,而是凭借以己之心度作者之心的方式来诠解杜诗,自成体格。

浦氏之书,虽有简明扼要之优势,但对于其编次体例,世多疵议。《四库全书总目》即指出:

“自昔注杜诗者,或分体、或编年。起龙是编,则于分体之中又各自编年,殊为繁碎。……自有别集以来,无此编次法也。其间考订年月,印证时事,颇能正诸家之疏舛,而句下之注,漏略特甚。篇末之解,缴绕亦多。又诠释之中,每参以评语,近于点论时文,弥为杂糅,与所撰《史通通释》评与注释夹杂成文者,同一有乖体例。殆好学深思之士,而不善用所长者欤?”[2]

《四库》之论,虽不无道理,但亦有称“未可嫌其编次体例之怪,而遽轻其书”者:

“起龙书中注解评论,与钱、朱、卢、仇辈立异之处甚多,虽未必处处的确可依,要是熟于考证者心得之作,未可嫌其编次体例之怪,而遽轻其书也。”[3]

从另一个角度说,不管世人是非议浦氏《心解》,指出其无法避免的问题,还是褒扬浦氏《心解》,肯定其简明扼要的优势,都无一例外地反映出浦氏之书在当时乃至现今的深远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浦氏《读杜心解》诞生以来,一直颇受杜诗研究者重视,不但成为历代杜诗研究者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更有不少学者以该本为批点底本,阐述自己对杜诗以及浦氏心解内容的独特见解。清代的书画家朱方蔼、藏书家秦应逵以及吴士模、沈崧等人均批点过该书。不过,关于清代手批杜诗的情况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今以复旦图书馆藏朱方蔼批点《读杜心解》为例,简要阐释《读杜心解》手批本的文学批评史学与杜诗学价值,以便管窥清代杜诗研究之一隅。

 

朱方蔼批点《读杜心解》二十四卷,共6册,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周采泉《杜集书录》著录。

朱氏批本以清代雍正浦氏宁我斋刻本为底本,白口,单鱼尾。版心标明书名、卷次、页码和书坊名等诸内容。同时在卷一、卷一之二末尾等处钤有“嘉兴陈其□珍藏记”朱文长方印章和“□盦□士鑑藏”朱文正方印章、“双□陈氏”白文方印和“桂青珍玩”朱文方印等各一枚。该本系清代诗人、画家朱方蔼批点,清书法家朱琰题跋的杜诗未刊评点本之一。

朱方蔼(1721-1786)字吉人,号春桥,浙江桐乡人。为清代学者朱彝尊族孙,沈德潜的高徒,工诗词古文。“山水文质相宣,有大家风范,兼工花卉”,著有《小长芦渔唱》、《春桥草堂集》、《红桥载酒集》等作品。“春桥门第清华,风神雅令,诗赋之馀,兼通画理,披麻没骨,无所不工”[4]。

朱琰(生卒不详),一名炎,字桐川,号笠亭,又号樊桐山人。浙江海盐人。清代书法家。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及第,官阜城知县,为“嘉禾七子”之一。他工于书法,亦精于绘画,尤善山水。喜广交师友,吟诗作文之间得其师友用笔用墨之法。著有《续鸳鸯湖棹歌》《金华诗粹》、《笠亭诗文钞》、《陶说》、《枫江集》、《湖楼集》等。《湖海诗传》称“笠亭一行作吏,而著述之念未尝一日忘。好古多闻,撰《陶说》六卷。又抄明人诗十四卷”[5]

该本第六册末有朱琰朱笔题跋:

余与春桥以论诗契合有年矣。兹自武林还信宿草堂,剧谈骚雅,出其近批杜诗见示,指事类情,颇得作者心印,殊觉《心解》之后,又逢《心解》矣。爰识数语以证其迩日之精进云。古盐朱琰拜跋

从朱琰跋语可知:一是朱琰与朱方蔼二人交往甚密,“论诗契合有年”,故朱琰为其批点作跋乃情理之事;二是交代朱琰得此批本的时间与经过,时间为“自武林还信宿草堂”之际,因二人“剧谈骚雅”,故“出其近批杜诗见示”;其三,肯定朱方蔼批点《读杜心解》“指事类情,颇得作者心印”,以致“殊觉《心解》之后,又逢《心解》矣”,高度评价朱氏批点杜诗的艺术价值;其四,强调自己作跋目的在于“以证其迩日之精进”。跋语要言不繁,文字简练而不失内蕴丰富。

该批本除跋语采用朱笔行楷书写外,其他均为朱笔正楷批点。批点形式有圈有点,有眉批有旁批,且多为眉批,亦夹有少量旁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其批点的诗歌中,每首杜诗前面标有0个至5个等次不同的红色“〇”,虽朱方蔼没有明说其作用,但从其标示诗歌的艺术价值来看,基本上代表了朱方蔼对杜诗的价值认定,反映了朱方蔼的艺术评价标准。如对《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述怀》、《北征》、《羌村三首》、《石壕吏》、《饮中八仙歌》等名篇佳什均标以五个“〇”,而对于不甚有名的诗篇却未曾标示或仅以一个“〇”标之。根据清代杜诗批点的实际情况看,采用“〇”来区分诗歌艺术高下的不乏其例,如清代徐恕过录鲁一同的批点中就明确指出了不同“〇”代表不同艺术高下的诗篇。如徐恕过录鲁一同批点《读杜心解》上,其在卷首上“墓系”尾页处有题为“通甫记”、“彝记”等朱笔题识:

吾评无定,则意有所得,杂乱书之,其点化筋节处,亦有前人未阐之秘,或加深思,遂开奥竅,但得吟讽百过,当有鬼神来贶耳。读杜者不可不知此言。

三圈、夹圈为上选,单圈为中选,单点为下选。  通甫记。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08.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没有相关杜甫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