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手法进一步肯定前贤的成就,并指出当今浅薄文人的差距。
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这两句诗杜甫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针锋相对地批驳了当时存在的是古非今的不良倾向。今人,指庾信与初唐四杰,薄,轻视,看不起。古人,指汉魏以前的名家。为邻,喜欢接近,不加排斥。杜甫认为,对前辈作家应该“爱古而不薄今”,只要能有清词丽句便应亲近,引为同道,从多方面向他们学习,庾信和四杰清词丽句的一面值得学习,他们“凌云健笔”、“龙文虎脊”的一面更值得学习,所以应当广开文路,兼收并蓄,而不要瞧不起当代的人。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这两句诗是杜甫为哂笑者指明应努力的方向。窃,偷偷地,暗中。攀,追攀,攀附。方驾,并车而行,并驾齐驱。屈宋,指伟大诗人屈原和他的后辈宋玉。意思是说,要想追攀屈原、宋玉,就应努力向古今诗人学习,探索创作道路,和他们并驾齐驱,不然的话,恐怕就会步齐梁之后尘,堕入齐梁重形式轻内容轻浮侧艳的迷雾中。
第五首杜甫提出自己主张,批驳了是古非今倾向,郑重强调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这两句诗先提出应正确地对待前贤的主张。前贤,指过去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和初唐四杰。轻薄后生才力薄弱,往往缺少自知之明,所以杜甫直言不讳地告诫他们,你们赶不上前贤是明显的事实,不容置疑,所以说“更勿疑”。递相祖述,一代一代地按顺序沿袭、继承。复先谁,还能以谁为先,意思是不要厚此薄彼,重古非今。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们这些轻薄后生才力薄弱,赶不上庾信和四杰等过去有成就的作家是不容置疑的,试想,邯郸学步,因袭成风,只知道一代一代的沿袭仿效,还要厚此薄彼,哪里还会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两句诗正面强调向前贤学习的正确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即通过鉴别对作品作出必要的取舍。伪体,虚伪浮华的诗体。别裁伪体,就是通过鉴别裁去淘汰虚伪浮华的诗风。亲,亲近。风雅,《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和大雅小雅,国风全是民歌,小雅也有部分民歌,是我国最早也是最优秀的体现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这句是说向前贤学习要善于鉴别,分清优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常亲近那些合乎风雅的作品,沙里淘金。转益,辗转不倦地反复学习,定会有所增益。多师,多方面师从,这个“师”字是动词用法,当效法和学习讲。汝,你们,即前文提到的“尔曹”。后一个“师”字,名词,老师。这句的意思是说,辗转不倦反复学,定能有所增益,应不拘一时,不拘一家,多方面师从前贤的长处,这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老师。
第六首,进一步指明诗歌创作的方法,在未及前贤的情况下,应虚心向前贤学习,向传统学习,反复学习,多方面吸收前贤的优秀遗产,“近风骚”,“攀屈宋”,“亲风雅”,争做文学创作的“出群雄”。
这六首绝句,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其诗论的总纲,开创了用七言绝句形式谈艺论文的先河,周啸天在《唐绝句史》中说:“以诗谈艺论文,李白五古有之,而以七绝谈艺论文,却是杜甫的独创,对后人影响极大”。金代元好问的论诗绝句,清代王士祯、赵翼的论诗绝句都是向杜甫学习的优秀成果。
这六首绝句,开拓了七言绝句的写作领域,把评价议论的成分纳入了绝句中,评价古圣先贤,发表创作主张,提出写作原则,总结传统经验,“博观约取,择善而从,即有所继承,也有所革新”。
这六首绝句,虽以议论为主,但大量比兴手法的运用,既避免了空洞议论,也使得抽象的议论更加形象化,易于理解。如“不废江河万古流”,“龙文虎脊皆君驭”,“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等。
参考文献:
[1]萧涤非.杜甫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
[2]傅庚生.杜诗散绎[M].西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63.
[3]山东大学中文系.杜甫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萧涤非,郑庆笃.杜甫[C]//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5]马茂元.戏为六绝句[C]//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典出版社,1983.
[6]周啸天,唐绝句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李君鉴
上一页 [1] [2]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