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鱼复建杜工部祠祭祀杜甫。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夔州知府江权在鱼复就原晋阶书院旧址新建杜工部祠。
嘉庆二十年(1815),夔州知府杨世英重修杜工部祠。
同治九年(1870)奉节知县吕辉改东郊杜公祠为少陵书院,并于其旁新建武侯祠。在白帝庙明良殿两边建三楹,其右祀杜甫、李白、范成大、陆游诸诗人。
(六)东屯重建杜工部瀼西草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奉节知县侯昌镇(桐初)捐俸在东屯浣花溪畔重建瀼西杜甫草堂,塑杜甫肖像,以草堂部分厢房设学馆,延师教育后生。光绪三十四年(1908)安徽巡抚冯煦撰写《重建杜工部瀼西草堂记》。民国初年,侯昌镇不回原籍湖南大庸(今张家界市),却卜居东屯草堂,殁后葬于祠旁。
可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建国伊始,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将杜工部祠改建为供销合作社,祠宇、塑像、坟墓均荡然无存。仅有残碑一,现存草堂中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白帝城博物馆在景区建西阁,黄瓦红墙,飞檐斗拱,阁中贴杜甫巨幅瓷像,庭中塑杜甫大型石像。
现白帝山上和诗城广场有杜甫雕像,手持书卷,胡须上翘,放眼山河,仍可见忧国忧民风骨。
(紧转下文)
上一页 [1] [2]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0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