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五)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17:53
载入中…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五)

     龙 占 明

   

紧承上文四)

 结  语

综观杜甫夔州诗,集杜甫诗之大成,数量多,质量高。[清]施润章《李朗仙江淮草序》云:“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人,皆生于蜀者也。杜甫诗入夔州以后,盖久客于蜀者也。说者皆谓得山川之助也。”(《学餘堂文集》卷六)夔州的山水人情成就了杜甫,成就了“诗圣”。杜诗因夔州而精彩。杜甫成就了奉节,成就了夔州,成就了“诗城”。夔州因杜甫而辉煌。

杜甫诗歌是奉节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历史遗留给奉节人民的宝贵财富。这是历史赐予奉节的机遇。可惜在以往的时光中,这机遇如沙粒一般从我们手中流走,历史选择了成都。夔州被人们忘却。

当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夔州诗的时候,重温历代圣哲对杜甫夔州诗的推重的时候,我们惊喜地看到:文化,已在朝野人士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诗城文化,已成为奉节县有识之士的共识。城市文化建设,已纳入管理者的规划蓝图。复(扩)建杜甫草堂,已如地平线上的桅杆,可远远看见,而不是遥不可期了。

复(扩)建夔州杜甫草堂,是历史的延续,是对历史的尊重。

据前所知:

北宋庆历年间(1043-1047),东屯即有杜甫草堂;南宋庆元三年(1197),东屯“临溪又建草堂,绘其遗像”;元代将杜甫草堂从东屯迁往关庙沱,明万历元年(1573)在关庙沱重修瀼西草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奉节知县侯昌镇(桐初)捐俸在东屯浣花溪畔重建瀼西杜甫草堂。

复(扩)建夔州杜甫草堂,已是历史的必然!

夔州东屯(现奉节县草堂中学一带),是杜甫居住过的地方。自古风景秀丽,那里“稻田水畦,延袤百顷,前带清溪,后枕崇岗,树木葱茏,气象深秀,称高人逸士之居”(清﹒于卓《东屯少陵故居记》);现在,当年的浣花溪,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已变成一片平湖,波光粼粼,桨声咿呀。这和唐时成都浣花溪一样,大可通船。有谁知道,1200多年后,夔州的浣花溪,复原了唐时成都的浣花溪。人意耶?天意耶?

东屯,是复(扩)建杜甫草堂的理想之地!

杜甫苦心经营的成都草堂,由于杜甫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它既是诗人故居旧址,又是纪念祠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接近于民居;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成都杜甫草堂,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

明代著名的散文家钟惺在《浣花溪记》中写道:“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钟惺把成都草堂和夔州东屯并称为“杜公二居”,称老天派杜甫到夔州为夔门增添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可见,在古人的心中,夔州的东屯故居(瀼西草堂)足以和成都的草堂媲美。

成都杜甫草堂,能够由衰转盛,演变成今日的规模。为什么夔州杜甫草堂,就不能呢?

同时,甘肃天水、湖南长沙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杜甫在长沙有过短暂的逗留,作诗50多首。但是,长沙人民为了缅怀杜甫,在市内湘江风光带的中心地段的江边,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杜甫江阁,与橘子洲隔江相望。该阁为园林仿唐建筑,园林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阁上大书楹联一幅:“草堂在蜀,江阁在湘,万里江山双胜迹;李白为仙,杜甫为圣,千古笔墨两雄才。”上联把长沙的江阁和成都的草堂并提:在中国的万里江山中,只有长沙的杜甫江阁能和成都的草堂媲美;下联李杜并提,以李衬杜:称赞他们都是千古雄才。全联对仗工稳,气势雄阔,表现了长沙人的无比自豪和对杜甫的崇敬之情。杜甫在陇右居住4个月,作诗近120首。可天水建起了颇为壮观的杜甫纪念馆。其实,无论是长沙诗还是陇右诗,都不能和杜甫在夔州寓居近两年、作诗430多首相比。但他们有这种认识,有这种胆魄!和长沙、天水相比,我们欠杜甫的太多、太久了!

三峡学院程地宇教授在“奉节县城市文化建设研讨会”上指出:“如果到了成都,不去杜甫草堂瞻仰,等于没到成都一样;如果到了奉节,不参拜杜公祠,那就跟没有到奉节一样,只是看了一下山川奇观,比如夔门、天坑地缝诸如此类。诗城文化没有哪一样比杜公祠更为恰当的了。”

历史赋予了我们机遇!以今日的财力,以今日的建筑技术,只要认识到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复(扩)建夔州杜甫草堂,就是再造一座白帝城!白帝城因李白而享誉天下,夔州杜甫草堂因杜甫而驰誉世界!昔日李杜双星齐、宋相逢,辉映齐、宋;今日李杜双星夔州为邻,光耀夔州!

我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都夔州二草堂相互辉映的佳话会成为现实。有李白等一大批诗人和杜甫结伴走来,有三峡、白帝城等风景名胜的巨大影响力,有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今后还有铁路、机场)提供便利的交通,加上脐橙等丰富物产,奉节的文化会进入繁荣的时代,奉节旅游的黄金时代将随之而到来!

 

参考书目:

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

陈贻焮《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嘉莹《叶嘉莹说杜甫诗》(中华书局)

江希泽《少陵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

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086.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转贴—夔州古城
夔州天鹅湖雪景.雪压民居
夔州天鹅湖雪景.雪压茅屋
夔州天鹅湖雪景.孤舟浴雪
夔州竹枝歌舞
窦常、王承弁、刘禹锡相继为
夔州杜公祠的兴废
夔州谜语
诗圣遗作《夔州歌》,谜人附
夔州竹枝词源流考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