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诗人的生计与诗歌——从杜甫《偶题》等诗说起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19:01
载入中…
 
sp;                      ——节选自《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注解说:“末乃以黄鹄哀自比,而叹谋之不若阳雁”[10],“虞舜”比太宗昭陵,“瑶池饮”比太真温泉,含有影射现实,批判现实的意思。而“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则更显出激愤之情。

据载,杜甫长子杜宗文“可能生于750年(即天宝九年),次子宗武生于753年(即天宝十二年)的秋天”[11],天宝十三年(754)春,杜甫的妻子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长安。杜甫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大大加重了,这时,他不仅要养活自已,还要养活妻儿。

在长安的生活实在难以维持了,不到一年,杜甫就不得不把妻儿从长安送往奉先(在今陕西)投靠亲戚了,自己单独留在长安。

也许由于杜甫不断地努力写诗投赋,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杜甫被任命为河西县尉。后来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虽然有了官职,但当时战乱,物资缺乏,杜甫所得官俸不多,“当时官吏每天只求一饱”,杜甫甚至“置办不起朝服,只穿着一领青袍”[12]。杜甫由于疏救房琯得罪肃宗,肃宗借故支开了杜甫,命令他回家探望当时在鹿阝州的妻儿。杜甫没钱买马,只得步行回家,杜甫自嘲道:“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他的贫困,可想而知了。

  回到家中,面对的是一片破败清苦的景象和面黄肌瘦的家人:“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节”,“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杜甫此时的诗歌,更多的是对现实的一种真实的反映,字里行间洋溢着苦苦的愁情。至德二载(757)十月,收复长安,肃宗回京(指长安),杜甫带着全家回到长安,继续在朝廷里担任左拾遗的官职,但是杜甫仍然贫困,因为他在曲江买酒,也要“典当衣服”[13]才有酒钱,不到一年,杜甫就被调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后辞官,举家搬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如前文所说,杜甫想盖草堂,可限于资财,没有盖成,杜甫这时的生计多半是仰仗友人的资助,同时他开圃种药,“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杜甫《进三大礼赋表》)。但在秦州的生活也无法维持下去,他不得不离开秦州。

乾元二年(759)岁末。杜甫到了四川成都,在城西浣花溪衅找了一块荒地,在朋友的资助下终于盖成了一座草堂,暂且有了安身之处。但也生活得十分艰难,为了温饱,他不得不向当地的一些官员、贵族写诗求助,所以“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百忧集行》)。可见杜甫心中的悲苦无奈,他一面写诗“强将笑语”,献给那些官僚,以求得援助,另一方面,他又在留给自已的诗歌里把自已对某些官僚不顾国家安危,只图个人享乐的讽喻和批判表露无遗:“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散愁二首.二》)

清代学者仇兆鳌注曰:“此讽当时君相知谋国者。衣冠二句,概刺朝臣”[14],达官贵人虽多,但当国家处于险境,却无一人能为国效力。

杜甫努力地自力更生,他锄地种菜,并继续种药卖药。虽干的是粗重的农活,但杜甫却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因为,不必硬着头皮在公卿贵族面前强颜欢笑,也不必写一些没有真情实感的附和诗献给他们。当偶然有客来访,杜甫便高兴得不得了:“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有客》)

此后,杜甫曾一度任职成都节度使署中的参谋,但在一批互相攻击、猜疑的官僚之中,杜甫过得十分难受。不到一年,杜甫就辞去了官职,重新回草堂过起了农人的生活。杜甫从没停止过写诗,他不仅用诗抒发内心的苦闷,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也用诗来记录自已的日常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诗歌已经成为杜甫的倚柱,杜甫依赖着诗歌,在愁苦中寻找着些微的快乐和自由。

大历元年(766)年四月,杜甫来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

二、 旅居夔州时的生计和诗歌

其实,杜甫在夔州旅居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不到两年,中间还几度在州东和州西间迁移。但夔州时期却是杜甫后半生最富足的时期。初到夔州时,杜甫在州东租得一些公田耕种,开辟菜园,种植粮食,杜甫十分高兴,一家的口粮终于有了着落:

畦菜绕茅屋,自足媚盘飧

——《园》

另外,粮食丰收,杜甫更是喜气溢于言表: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

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裌侵寒气,尝新破旅颜。

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节选自《茅堂检校收稻二首·一》

在诗里,杜甫写了观收稻之乐、尝新米之喜。《杜臆》一语中的:“络绎收回,故云终日有,写出贫家暴富光景”[15]

大历二年(767)三月,夔州都督柏茂琳把州西的四十亩柑林赠给杜甫。不但如此,都督还时常派人送来蔬菜瓜果给杜甫:“清晨送菜把,常荷地主恩。”(《园官送菜》)

从杜甫当时的诗歌里,我们知道杜甫家里有了仆人,不仅有了男仆,还有女仆。《课伐木》一诗的序言说:“课隶人伯夷(《杜臆 》:伯当作柏,隶人不当名伯夷——原注)、辛秀、信行等,入谷斩阴木”。另外,从《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刈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阿段往问》可知,杜甫有一名女奴叫阿稽,一名男仆叫阿段。家中既然有仆人,可以想象杜甫当时的生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富足的。

笔者推测,正是由于当时较为安稳富余的生活,使得杜甫更投入地写诗。这恐怕是杜甫夔州创作丰富的原因之一吧。但是,即使贫困,也未能影响到杜甫的创作热情。杜甫有着安贫乐道的思想,他曾经在诗里说:

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

贫贱固其常,富贵任生涯。

——节选自《柴门》

他对于物质生活并不苛求太多,即使是在夔州时期,他也仍然住着茅草屋。当他从州东搬到州西时,便把州东的茅屋送给一个朋友居住。这种安贫乐道的观念使他在最贫苦无依的时候,也能保持一种安静平淡的心态去发现、去欣赏大自然的景物,写出不少“清词丽句”,这些诗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江雨有怀郑典设》)。

三、 离夔的原因和杜甫在诗歌里对日常生活的超越

然而夔州的生活并不总是快乐的。面对恶劣的天气和偏僻的环境,杜甫感到满腹酸苦:“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魅魉兼狂风”(《君不见简苏徯》)。夔州的习俗民风也令杜甫无法适应:“浮欲何万端,幽人有高步”(《雨》)。加上思念弟弟,杜甫离夔的心情一天比一天迫切。

杜甫在夔州之所以能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完全是靠夔州都督柏茂琳的赠送和资助。然而当时时局不定,社会动荡,仰仗柏茂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况杜甫年老体弱,旧病新愁并不曾稍减。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终于决定离开夔州,决定舍弃夔州相对舒适的生活,将柑林和茅屋都送给了朋友,带着全家,奔向命运未卜的未来。

然而等待杜甫的,却不是他盼望已久的兄弟团圆和安定的晚年生活,而是新的漂泊,新的困窘,新的动荡。离开夔州,杜甫先后到过江陵、公安、岳州、潭州和衡州,于大历五年,即770年,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客死他乡。

流亡的岁月,贫苦的生活使杜甫深刻体会到百姓的疾苦和官僚集团的腐朽黑暗,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的认识。这就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性。杜甫的一生,是坎坷多难的一生,他所遭遇到的乱世和国难还有个人的挫折、辛酸都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杜甫经历着,也思考着,他一生都在不停地写诗,也在不停地思考,思考救国的良方,思考着人生的种种问题,如:“儿童相识尽,宇宙此生浮”(《重题》),一个“浮”字是多么生动地再现了他的生活啊!宇宙之大,人之渺小,仿佛宇宙中一颗浮尘。这反映了杜甫对于生命的思考。他用诗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也反映着他的日常生活和他所接触到的人,所以杜甫的诗歌不仅具有现实性、真实性、广阔性、深刻性,同时也有思想性和生活性。当然,他的某些为了生活而与官僚贵族唱和的诗歌味同嚼蜡。他的这些诗也保留了下来,使我们看到了杜甫作为普通人,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辛苦而无奈的一面,也使我们看到了杜甫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在杜甫的诗歌里毫不掩饰地流露了出来:“不见秘书心若失,及见秘书失心疾”,如此焦急是为何呢?“妻儿待米且归去,他日仗藜来细听”(《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原来杜甫是急着要借米回去下锅,甚至都没空细听朋友谈论。诗人为生计奔波、发愁的情形宛在目前。杜甫并不掩饰他的困窘。他在诗歌里,是无比真诚的。

无论是为生计奔波,还是为国事而担扰,杜甫都一一地反映在诗歌里,诗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杜甫的皱纹、白发和他的痛苦、忧愁。杜甫已经离不开诗歌了,写诗不仅是他的习惯,更成了他晚年的寄托,无论身处何地,杜甫都习惯地在诗歌里记录着他生活的片断,他的感受。窘迫的生计使杜甫对生活、对社会、对痛苦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并且在诗歌里超越了生计的压力和人生的痛苦。他生活着,创作着,往往生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27.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从刘华蝝《秋兴八首》看当代
美妙迷人的音乐流淌在杜诗里
杜甫律诗中宏大意象群的生成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