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写弟杜观将到未到时的悲喜心情。
一二句是悲。诗人面对着三峡景色,对“即到”的弟弟盼之又盼,他屈指盘算着弟弟来夔的历程,可巫峡千山迷暗,遮住了弟弟的身影;诗人把目光移向遥远的长安,那附近的终南山,正是一片春色,弟弟不远万里春行,尚在途中。“终南万里春”,为末句“话归秦”埋下了伏笔。
三四句是喜。是诗人欢跃宽释之词。意谓在接到信之前尚不知道弟弟生死如何,只有在病中见到弟弟书信后,才知到弟弟身体安康。仇兆鳌说“谭元春云:‘书到汝为人’,即‘妻孥怪我在’意。以下句‘来经战伐新’证之,良是。”
五六句喜中见悲。“意答儿童问”,打开书信之时,诗人的孩子在身旁,询问叔叔的行踪,诗人一边读一边回答。这是多么快乐的场面!在这快乐的气氛中,兄弟叔侄之情尽显无遗。“来经战伐新”,这是弟弟信中的原话,又让诗人为国家多难,弟弟沿途历经艰辛感到悲痛。战伐新,指大历二年(787)正月密诏郭子仪讨周志光和命大将浑瑊及李怀光驻兵渭水一带的事。秦,指长安。
七八句悲后之喜。诗人想象见到弟弟后的欢乐情形:弟弟一下船,二人又悲又喜,来不及进屋,便谈起如何回长安的事情来了。“泊船”照应“巫峡”,“归秦”照应“终南”。诗人回长安的愿望,一刻也没有忘记过。
清人蒋弱六说:“入情至此,真化工之笔。”
第二首写弟弟杜观要到而又未到时诗人的悲喜心情。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盼弟的心情。
诗人接到弟弟的来信,知道弟弟不久要到,可是到如今没到,这让诗人盼得好苦,没来由地责怪起乌鹊来。俗语说,“喜鹊闹喳喳,客人要到家”,莫非是那喜鹊在撒慌?嗔:责怪。一个“嗔”字,将诗人盼亲人、担心亲人安危的焦急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把弟弟的信抛给鶺鴒看,想询问一下弟弟来时的消息,恐书词虚报。枝上的喜鹊仍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不肯飞去,知弟弟要来的消息必不虚传;而那停在树上的水鸟鶺鴒则让诗人想起了它在原上失去居所时飞鸣求其同类的经历。诗人想,鸟尚且如此,弟弟也一定会到的(《诗经.小雅.堂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在这里,第三句承第一句,第四句承第二句。前人评价说:“四句分顶,而前二句和次二句又各自相根,总是喜极而心中口中自揣自语;而从笔端描出如画,真神通手也。”(王嗣奭)
后四句写诗人盼弟的行动。诗人久久地站在西阁眺望,可是渡口上那可恶的柳树挡住了诗人的视线。青青河边柳,本是美好的景象,这时却成了诗人“嫌”的对象,衬托出诗人渴盼兄弟团圆的焦急心情。诗人看着一只又一只船从眼前经过,可是都不见弟弟来;诗人计算着弟弟一路上经历了多少驿站和码头,这时该到了什么地方。这情景和上章“朝朝水上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接着,诗人预想弟弟到来后的情景:弟弟来后,兄弟俩应该好好叙叙别后十年中聚散流离的往事,那时,准会一会儿愁得要死,一会儿又苏醒过来。——得到弟弟要来的信非同小可,简直把诗人给喜疯了。愁绝,愁极。腥腥,苏醒。
这首诗表现兄弟至情,景事意俱妙,不亚于前章。仇兆鳌说:“此章,仍不出悲喜两意。乌鹊栖枝,喜也;鶺鴒经难,悲也。五六,喜处衔悲。七八,悲极还喜。”
把这首诗和前章合起来读,便觉杜甫“诸怀弟诗情事切至,总有一片真气流注其间,便觉首首都绝。”
得舍弟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二首
其一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
东望西江永,南游北户开。卜居期静处,会有故人怀。
其二
楚塞难为别,蓝田莫滞留。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这组诗作于大历二年夏。
写弟杜观来夔州看望诗人后,杜观复归蓝田迎接妻子,诗人送别时的叮咛之语。“送示”,送弟北归,示之以意。可与前《得舍弟观书》、《喜观即到》诸诗参看。
第一首 一、二句点题,预计回期。“去”、“回”二字,为通首之主。“念却回”,悬算,是说弟应当念着回来,这是两诗宗旨。三、四句临别嘱咐:现在是萤飞夜空的夏天(从下章“满峡重江水”,可知是夏天),秋高气爽的日子一定要回来。“萤乱”,去时景。“雁来”,回时景。五、六句,写诗人对弟弟的盼望。“江永”,怜其去。蜀江从西来夔,为楚上游,正蜀江尽处,故曰西江。这里的“西江”,指峡外之江。当时杜观赴蓝田迎妻,必东出瞿唐,诗人目送弟弟东下,小船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只留下浩淼无际的西江之水,所以说“西江永”。“永”,浩淼无际。“户开”,望其回。《吴都赋》:开北门以向日。诗人设想南游卜居江陵,在那里大开北门等侯弟弟从蓝田取妻归来(蓝田在江陵之北,故门向北开,以候弟弟归来)。“北户”,本南方之俗,此借言到江陵望弟之切。七、八句自致欲卜居江陵(意在江陵,但这里没点透,下章点透)的意思。为什么要卜居江陵呢,因为江陵不仅环境幽静,更重要的是有故人可以依靠。“故人”,指朋友中在江陵衙门做事的人。言下之意,说自已已在峡外等候,你不必再到夔州来。
第二首 明申与弟卜居江陵的愿望。
一、二句写离别之景。楚塞,即夔州。“难为别”,即别时难。诗人想到弟弟此时一别,不久自己也将要告别夔州,兄弟俩不可能再在夔州相会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故说“难为别”。“莫滞留”,是嘱弟在蓝田迎妻后不得逗留,早早回来。依依之情,如在目前。三、四句遥想弟弟归来途中的艰辛:从蓝田到江陵的路上昼夜兼程,任露水打湿了衣服,不顾鞍马劳顿,在清秋中不停的行进。“判”,是“着”的意思。“信”,是“任凭”的意思。杜诗:“春风自信牙樯动”,和这个“信”字是同一意思。“白露”、“清秋 ”,照应上章“雁同来”。五、六句写自己出发去江陵的日期。重江,谓蜀江不止一条江汇成。鲍照《芜城赋》有“重江复关之隩(隩,yù河岸弯曲的地方)”的诗句。“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是说现在夔峡江满水猛,只有等到八月水势减小后才能乘船东下。衣裳鞍马,弟弟从陆上南归;江满帆开,诗人从水上东下,二人同赴江陵。你看,诗人对弟兄的相逢是何等欢快的心情!“满峡”、“开帆”照应上章“东下”、“南游”。七八句设想江陵相聚的欢乐情景。仲宣楼,指荆州楼。“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字仲宣,曾在荆州作赋,故后世遂称荆州楼为仲宣楼。(明人邵宝注:天宝初,荆州为江陵。)
前章寓卜居江陵意,这章明申卜居江陵意,而且是结句方说透相会江陵意
“二诗于送观之时,定出峡之会,数其期,拟其地,叮咛详复,言下蔼然。”(蒲起龙)
(紧转下文)
上一页 [1] [2]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