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猿》,称赞猿有见机之智。猿时而在山谷中拉长声音鸣叫,时而自由自在的在树枝上嬉戏。袅袅,喻声音细长;萧萧,自由自在貌。人处乱世,往往父子不相保,可猿却有着超人的智慧,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隐蔽。“隐见尔如知”的“见”通“现”。“啼虚壁”,是隐;“挂冷枝”,是现。“啼虚壁”“挂冷枝”,言其长在隐现之间,称猿有自我保护意识。原来习惯于随猿群挂枝悬树,可要保全性命,也不得不用“奇”,即智慧。“元”同“原”。什么是众,什么是奇?清人金声圣叹说:“君子处艰难之世,杀身成仁,其正也。为蛇为鳖,其奇也。正不废奇,奇不害正,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也。”从众为正。“惯习原从众”,为现;“全生或用奇”,为隐。这就是猿的智慧。父子天性,老猿即使在前林,也每每腾空飞跃靠近幼猿,以保护幼猿,父子始终不肯相离。
“人于乱世,往往父子不相保。公携其子以避乱,而恐不能两全。兴言及此,见其苦情矣。”(王嗣奭语)
人难道不如猿吗?全诗借猿讽人,认为人在乱世中反而不如猿。
其 五
麂
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馔俱。
无才逐仙隐,不感恨庖厨。
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第五章《麂》,代麂抒情,讽刺位居高官的“衣冠”人物鱼肉人民的“盗贼”本性。前四句代鹿写意,自悔不能见机远害:我永远永远的告别了清溪,承蒙主人看得起我,把我同列为山珍海味。我没有才能跟着时常化为白鹿的葛仙翁归隐;听说书上写着“鹿生于山,命悬于庖厨”,命该如此,我怎敢痛恨庖厨。下四叹世之贪味而残生者:乱世只看重杀戮而轻视保全动物的性命。没想到藏身不密,因微小的声音却招来了飞天横祸,那些衣冠楚楚、日食万钱的当权者还兼作盗贼,为满足一时的欲望,狼吞虎咽一会儿就把我吃得精光。乱世,叹其生不逢辰。微声,推出致祸之本。饕餮: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在这里,诗人对残害生灵的统治者表现出极大的愤怒。“人命物命,只如此用,所以不得不痛詈之曰‘衣冠兼盗贼’也!”(金圣叹)
这首诗在内容上秉承了《春秋》之笔,笔锋直指统治者,令“衣冠”者惭愧。
在写作上,诗人把一首很难入韵的诗写得很风致,前半首妙在以“清溪”陪对“玉馔”,以“仙隐”’陪对“庖厨”,于是烟火之气全尽;后半首慨叹统治者的贪婪,但又不离咏物。
全诗构思新奇。与汉诗《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yu ,相叫慎出入”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可谓大手笔。
其 六
鸡
纪德铭标五,初鸣度必三。
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
问俗人情似,充疱尔辈堪。
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第六章《鸡》,叹其夜鸣失时,表现了诗人对不讲信义的现象的不满。诗前四句概括鸡的品德和作用,并指出鸡的失职。五德,指《韩诗外传》“夫鸡,头戴冠,文也;足傅距,武也;见敌而斗,勇也;得食相呼,义也;鸣不失时,信也:鸡有五德,君犹瀹而食之,其所由来近也”中文、武、勇、义、信五德;三度,指鸡每晚准时打鸣三遍。可就是这具有超凡品德和以信义著称的鸡,在夔州这一带却不准时打鸣,且清晨起来却毫无愧色。“殊方“指夔州。后四句批评不讲信义的现象。诗人询问这里的人,回答说类似鸡不讲信义是普遍现象。既然如此,那麽这样的鸡就只配打入厨房充当菜肴。夜尽天明正是造化之气交替的时刻,这巫峡一带你们是失了司晨的职。“气交”,造化之气交替之时;“亭育”,化育。“司南”,犹“司晨”。
蒲起龙注:“夔鸡未必皆然,偶借‘失次’者以见意耳。上四,开阖转下。五、六,即‘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意。亭育际,昏晓之侯也。司南,司候之官。漏司南,昧昏晓矣。总刺其蠢蠢然无知也。”基本正确。
其 七
黄 鱼
日见巴东峡,黄鱼逐浪新。
脂膏兼饲犬,长大不容身。
筒桶相沿久,风雷肯为神?
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第七章《黄鱼》,叹其长大而罹难,大材不宜小用。一二句写黄鱼的自由自在。在巴东峡,每天都可以看到一条又一条的黄鱼在水中随浪花嬉戏着、翻滚着。黄鱼,即鱣鱼。《尔雅注》:“鱣鱼,体有甲无鳞,肉黄,大者二三丈,江东人呼为黄鱼。”鱣,今名鳇。我国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古时长江流域有鱣否,现在无法得知。鱣的形体与鲟相似。鲟,古称“鱏”,长达三米余,青黄色,腹白色。诗人所咏也可能是长江鲟(达氏鲟)。三四句写黄鱼的悲惨命运:因为它太长大了人们不吃它,把它用来喂狗。(《盐铁论》记载:“江陵之人以鱼饲犬。”)隐寓着大材不宜小用的意思。金圣叹读到此处,不禁叹道:“为儿时,自负才大,不胜姹祭。恰似自古迄今,只我一人是天才,只我一人独沉屈者。后来颇颇见有此事,始悟古来淹杀豪杰万万千,知何限?……嗟哉痛乎!此先生黄鱼诗所以‘日见’二字,哭杀天下才子也!”后四句叹息自己无力相助:当地的百姓用竹筒木桶捕捉黄鱼久已相沿成习了,即使是风雷也无能为力。况且,黄鱼生活在泥沙巨浪中,身体长大,想解救也无法解救。龙鳞,指黄鱼。《诗义疏》:“鱣身形似龙。”《杜诗解》评价这四句说:“颇闻世间尝有风雷,会送神龙上天。今日何不为黄鱼一效神力?嗟乎!事出新奇,则风雷亦肯。沿习既惯,即筒桶相看。安见乡里小儿,朝朝暮暮,而能物色天子宰相者哉?末二句,不怪泥沙,反怪龙鳞。怪泥沙,犹以龙鳞自负;怪龙鳞,则竟以泥沙自毕也。呜呼!才子以才而立功,则诚才之为贵。若才子以才而至于饥饿而死,回首思之,我何逊于屠沽儿一至于是?真不怪饥饿怪杀有才矣!”
其 八
白 小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
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
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
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
第八章《白小》,叹息细微之物也难逃灭亡的命运。白小,即我们这里的刁刁鱼。一二句写白小的形状:“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