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飒西风叹转蓬,伤心重过旧吴宫。
千秋王气凄然尽,空建降旛落照中。
赤乌碑断记前朝,百战人归霸业销。
试向凤凰台上望,白杨风里雨潇潇。
傅作楫在京城公余之暇,常不辍吟咏。其弟子俞兆晟关心地问他累不累,他认为写诗是“大愉快事”,并且表明自己对诗歌的整体观念。俞兆晟有记云:
曩癸未、甲申间侍夫子于京师,于时 ,夫子方持宪纪辨色而出,薄暮归,
一童子抱案牍,一童子秉烛或披览,食顷而毕。或沉思至夜分,明日复如是也。
偶一休暇辄援毫赋诗,命兆晟仰和。兆晟从容请曰:“夫子皇皇国是,而尤眈
吟咏,不亦劳乎?” 夫子曰:“否!否!夫诗者,立言之一端也。言为心声,
心之所发,笔斯传焉,虽千载而下,读是诗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不自知其
鼓舞而唱叹之。是故忠厚直质上也,妥帖排奡次之,奇峭波折又次之,要其大
者,有关于世道人心,下亦不失为性情之陶写。若夫筹花斗酒,拈红拾紫,雕
琢字句,以为新颖,虽劳其心以求工,而无当于《三百篇》之旨,是安得为诗
哉!予蜀人也,瀼水之上,浣花草堂在焉。少陵之诗坚苍深厚,而浑然天成,
若探喉而出。及反复寻味,只字半句,皆非无为。无他,意有所主,故言出而
成文。当其下笔时,已作千载之想,此亦大愉快事,何云劳苦哉!”
(俞兆晟《雪堂诗集后跋》)
康熙四十四年(1705)“ 顾乃贞如白璧,忽遇缁尘;直似朱丝,见嫌曲木”。[6]傅作楫蒙诬被陷,流放辽东戍边。此时正当四十九岁生日,他赋诗表达其复杂的心情:
朝来四十九,默坐悔前非。
驽马黄金勒,贫儒锦绣衣。
愆尤随处积,历业晚来稀。
宦海梦初觉,故园思不归。
君亲惭未报,出处虑相违。
病剧人谁问?天空鸟自飞。
蝉声承露冷,兔影入秋肥。
莫漫悲岑寂,阳生会转机。
(《乙酉生日》)
傅作楫在诗中委婉地透露自己由于一时的疏忽,却带来不良的后果而感到遗憾。其诗云:
多饮酒三杯,少算棋一步。
篱边今岁花,输与渊明去。
(《乙酉九日忆菊》)
(紧转下文)
上一页 [1] [2] [3]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