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夔州杜公祠的兴废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22:04
载入中…
 
栏一望,则平川之奇丽,四山之环合,

若拱若揖,与宾主相领略,盖东屯至是

遂为夔州胜处。

 

瀼西重建漕司高斋

 

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夔州知州费士悝在瀼西漕司重建漕司高斋。在其所作《漕司高斋记》中写道:

瀼西草堂,漕廨即其故地,尝询之

父老,谓旧亦有祠,不知废于何年,而斋

颜[4],则前使者范公荪移之东屯……葺

而新之……既成,则取前移于东屯之高

斋旧字临而揭之。斋之对,旧有公诗石

刻成刊,因肖像于其中而祠焉。

 

关庙沱重修瀼西草堂

 

明万历初年,夔州知府郭棐令奉节知县罗绣藻在关庙沱重修瀼西草堂,由四川按察使陈文烛撰写《重修瀼西草堂记》其略云:

万历改元(1573)夔守郭君棐访遗

基,檄奉节令罗绣藻新祠事,肖先生像。

……今瀼西更新,比于同谷,浣花[5]。

文末陈文烛有《迎神送神曲》其词曰:

昔飘零兮 流寓;

叹迁次兮,朝暮;

侧身来兮,参差其归路。

三年饱兮,烟雾;

千载惊兮,香柱;

尚转蓬兮,山灵其呵护!

此碑于清道光五年(1825)在关庙沱与其它五碑同时出土。光绪《奉节县志▪金石》记曰:

关庙沱瀼西草堂六碑(堂已倾圯,

六碑尚存,地被居民耕种,碑被山土瘗埋。

邑令张敬书使人掘之,乃得读其碑文也。)

不仅如此,万历二十九年夔州通判何宇度还在关庙沱坎上路北立《唐杜工部子美游寓处》碑。

陈文烛《重修瀼西草堂记碑》中所谓“遗基”在何处?这是弄清重修瀼西草堂的关键。关庙沱出土这么多的碑,本身就表明,如果关庙沱没有建过祠,那么出土这么多碑就无法理解。

何宇度在《益部谈资》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值得注意:

工部草堂在城东十余里,尚有遗址可

寻。只有一碑存数字,题“重修东屯草堂记”,似是元物。

可以说这是何宇度将关庙沱定为杜甫游寓处的根据。更重要的是何文所谓的“遗址”‘恰是陈文中郭棐所寻的“遗基”,是指的同一个地方——关庙沱,碑记题名“东屯”与题名“瀼西”同是借名,并非实指。但是府县志书上没有记载,原来有清一代纂修志书,凡涉及蒙元的史实,一概不录,翻开光绪《奉节县志》各卷元代都呈空白,便是明证。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元代曾在关庙沱重修东屯草堂,明代又在其“遗基”上重修瀼西草堂。元代之所以将草堂从东屯往西迁到关庙沱,不能不与元初至元二十二年(1285)夔州州城由白帝迁回瀼西有关。

清顺治、康熙间诗人王士禛(1634——1711)有《杜工部祠》七律五首,其诗云:

万古瀼西宅,斜连峡口关。

高云鱼复县,秋水麝香山。

老作诸侯客,心依供奉班。

樊川临素浐,遗恨不生还。

 

白发三川客,新诗百炼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18.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转贴—夔州古城
夔州天鹅湖雪景.雪压民居
夔州天鹅湖雪景.雪压茅屋
夔州天鹅湖雪景.孤舟浴雪
夔州竹枝歌舞
窦常、王承弁、刘禹锡相继为
夔州谜语
诗圣遗作《夔州歌》,谜人附
夔州竹枝词源流考
刘禹锡《机汲记》是在夔州写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