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逐猿鸟,得失感鸡虫。
弟妹干戈里,朝廷涕泪中。
浣花形胜地,回首雪山风。
浩劫遗祠在,依然白帝城。
岸连巫峡影,门对蜀江声。
太息隆中业,平生庾信情。
艰难诗万首,夔府至今名。
已见浮三峡,还怜到九嶷。
湘娥何处是?楚客至今悲。
槎击南溟近,天连北斗垂。
江陵空望幸,愁绝侍臣诗。
欲去频回首,停舟滟滪堆。
东屯渺云水,西阁莽蒿莱。
感事悲《诸将》,怀人赋《八哀》。
昆明遗碣在,落叶满苍苔。
诗中“万古瀼西宅,斜连峡口关”是说关庙沱与瞿唐峡口的角度正好斜对;“欲去频回首,停舟滟滪堆”是说在滟滪堆附近舟上,回首可以望见关庙沱。这些诗句将当时杜工部祠定位在关庙沱是肯定无疑的。“浩劫遗祠在”表明诗人对关庙沱的杜工部祠,在经过明末张献忠大战夔州的那场血与火的考验后而幸存下来,感到欣慰!此后关庙坨杜公祠遂湮没无闻。因关庙坨后山坡陡,滑坡掩埋很有可能。
乾隆二十一年(1755)李调元二十岁时经水路赴浙江过夔州,到东屯草堂遗址凭吊杜甫,写《谒杜少陵祠》[7]一诗,向杜甫英灵询问前程,其诗云:
飘泊谁为浩荡游,当年老杜此淹留。
一朝诗史为唐作,万丈文光向蜀留。[8]
风雨茅祠仍见拔,云烟瀼宅尚含愁。
艰难我亦栖迟久,试问秋怀得似不?
鱼复杜工部祠
乾隆三十八年(1773),夔州知府江权在鱼复就原晋阶书院旧址新建杜工部祠。江权有《杜工部祠碑记》,其略云:
工部出峡后,东瀼三易其主,宋时
帅斯土者,以金购之,为葺草堂祠以
祀。世远年湮,无复有踵而修之者[6]。
近人于旧城西偏筑数橡为草堂,谓即工
部诗中称草阁者,然湫隘卑陋不足观,
且日久倾圯。……余莅夔期月……寻草
堂而不得,得晋阶书院旧址,别构诗堂。
落成之日,江权有诗《杜工部祠落成》七律一首,其诗云:
拾遗垂老客江乡,楚塞秦关入望长。
鸟道千盘过陇蜀,鲸波一棹隔荆襄。
孤忠展转惟忧国,白发栖迟只自伤。
瀼水东西歌啸地,定知陟降在斯堂。
前任知府李复发、莲峰书院主讲张凤翥,奉节县令李作梅等十二人竞相奉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