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杜甫与白帝城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23:17
载入中…
 

杜甫与白帝城

龙占明

 

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于大历元年(766年)春末夏初,“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大历三年正月出峡,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住了一年零十个月。夔州期间,是他诗歌创作的丰收季节,共写诗430余首,占整个杜诗1400多首的近1/3

在夔州期间,杜甫对白帝城情有独钟。或亲自登临,或遥望怀想。或个人登临,或“陪诸公”登临;或登临览胜,或登临宴饮。每登必有诗。从而写出了千古流传的佳作,有的荡气回肠,有的清词丽句。

杜甫专写白帝城的诗有八首:《上白帝城》、《上白帝城二首》、《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白帝城最高楼》、《白帝》、《白帝楼》和《白帝城楼》,另外还在二十二首诗中提到了白帝城。从八首诗的题目中的“上”“陪”,以及《白帝城最高楼》中“独立缥缈之飞楼”中的“之”,可以看出杜甫至少登临白帝城四次。对同一地点登临的次数如此之多,对同一地点写下的诗如此之多,在杜诗中,是少有的;在其他诗人中,也是少有的。

杜甫歌咏白帝城的诗,再加上李白的一首《早发白帝城》,使得白帝城流传千古,名闻天下。难怪余秋雨先生在谈到白帝城的时候,感慨地说:白帝城是“诗情和战火,豪迈与沉郁”的交融。

杜甫笔下的白帝城,已不是当年作为军事要塞的白帝城,实则为白帝庙。白帝庙始建于东汉初年,庙内供奉公孙述。明朝正德七年(1512),改祀马援(汉伏波将军)、江神、土神,名为“三功祠”;嘉靖十一年(1532),改“三功祠”为“义正祠”,祀刘备、诸葛亮,配享关羽、张飞,这个格局沿袭至今。很显然,杜甫游白帝城时,庙内供奉的是公孙述。

下面,我们来看看杜甫在诗中对白帝城的描写。

诗人极力描写白帝城的高峻和白帝城建筑的宏伟:

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

诗咏越公堂景色,实为咏白帝城景色。越公堂为隋代越公杨素所建。刘禹锡《夔州厅壁记》:隋初,杨素以越公领大总管张大之。杜甫见到的越公堂仍然保留了隋代杨素时的规模,登上越公堂可俯看长江沿岸的景物。

城峻随天壁,楼高望女墙。(《上白帝城》)

白帝城建筑在险要的山上,壁立云天;登上白帝城楼俯视城墙又是那样低矮。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写“高楼”的高耸险要。白帝城依山而筑,下临长江,“城尖”形容其高,“径仄”形容其险。“旌旆愁”,用拟人手法,从感觉上写白帝城的高和险。“独立”写出诗人的孤独无伴,“缥缈”给白帝城蒙上一层神秘,轻灵,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朦胧的色彩。一个“飞”字,写出白帝城楼临空欲飞,下临无地的气势。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白帝》)

白帝城掩没在云雾中,白帝城下下着倾盆大雨。城上城下是两种不同景象。作者用夸张手法极写白帝城之高,同时也写出了气候的多变。

漠漠虚无里,连连睥睨侵。楼光去日远,峡影入江深。(《白帝楼》)

广漠的原野里,城墙蜿蜒,直刺青天;太阳照着水面,波光直射重霄,白帝城遮断了半个天空,圆圆的太阳离白帝楼显得那样遥远,长长的峡影伸入江心,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这里,作者首先把白帝楼置于广阔的背景中,“漠漠虚无里”,别无它物,只有 “连连睥睨侵”的白帝楼。“睥睨”,《释名》:“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接着,用烘托的手法,写出楼之高。楼高故“去日远”;峡高,故“峡影入江深”,白帝楼位于高峡之颠,峡高楼更高,仍是写楼。

江度寒山阁,城高绝塞楼。(《白帝城楼》)

寒冬,万物萧疏,江水从凌空伸出江面的西阁流过;原野空旷,白帝楼耸立在雄险的瞿塘峡口,愈发高大雄伟。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夔州歌十绝句》之一)

    上句写高。白帝城为公孙述割据称雄之处,也是三国时蜀汉防范东吴的要塞,因为它据守在雄伟的瞿塘峡口,易守难攻,足以让三峡外的人难以攻进来。下句写险。瞿塘峡江流湍急,旧有滟滪冬日出水,夏日没入水中,成为暗礁,航船稍有不慎,便会触礁沉没;百牢关在汉中,两岸悬崖绝壁,长达六十里,和瞿塘峡很相似,所以作者把瞿塘峡和它相比,极言其险。这两句抓住“高”“险”特征,一字千钧,写得极有气势。

诗人深情咏叹白帝城独特的风光: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白帝城最高楼》)

诗人登楼远眺,只见三峡绝崖断石,惊涛骇浪,感到魂悸魄动,惆怅满腹,悲从中来。于是“神游八极,思接千载”,把莫名的愁绪,寄托于奇异的境界中。半头白发的诗人,拄着过眉的拐杖登上了这云雾缭绕的高楼。出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什么景象呢?“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坼,裂开。霾,风雨中下降之尘土。岩势险恶,气象萧森,山水盘击,有如龙虎之卧;日抱江清,滩石波荡,恍若大水族动物鼋鼍在游来游去。“峡坼云霾”,“江清日抱”,系眼前所见之景,“龙虎卧”、“鼋鼍游”,则是艺术想像的产物。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振动想像的翅膀,由眼前的景飞驰到神话世界:“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扶桑,神树名,生在日出之处;弱水,古神话中的河名,在极西的昆仑山之丘。这两句极言城楼之高,可以东望扶桑,西眺弱水。至此,白帝城楼之高已推向极致。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白帝》)

这四句写瞿塘峡中雨景。白帝城高耸云端,云气从门中飘出;可白帝城下却下着倾盆大雨。同一座城,城上城下气候不同。真杜牧所谓“一宫之内,一日之间,而气候不齐”。由于雨大势狂,放眼望去,幽深峡谷中,江水轰鸣,雷霆万钧,惊心动魄,古树苍藤,模糊不清,太阳月亮昏暗无光。前两句用民歌的复沓句法写峡江云雨翻腾的景象,极言白帝城之高;后两句集中了六个形象:高江、急峡、雷霆、古木、苍藤、如、日月,一齐奔涌到诗人笔下,有如急管繁弦,令人目不暇接,具体地为我们有声有色地描绘了雨势的急骤。

翠屏宜晚对,白谷会深游。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白帝城楼》)

这两句写白帝城楼上所见。傍晚,是白帝城欣赏风光的最好时刻。你看,对岸的白盐山,夕阳一片,映照着山上的古木苍藤,如一幅绿色的画屏;峡谷中,江水与岩石撞击,飞花溅玉,白帆点点,深游就会领略到景色迭出的佳境。更有那大雁飞鸣,鸥鹭盘旋。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前苦寒行二首》之二)

    这两句写诗人在夔州见到的冬日严寒景象(苦寒,意即严寒)。杜甫在夔州滞留了一年十个月,经历了两个冬天。杜甫来夔州的第一年,天气还不甚寒冷,故只是“雪在山”;可今年不同了,“今年白帝雪在地”,雪花飘舞,大地上白茫茫一片,树木房屋皆被白雪覆盖。这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诗人满怀喜悦歌唱白帝城美丽的春天: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上白帝城二首》)

白帝城千姿百态,诗人每次登临,眼前景色都和上次登临时不同,给人以新的感受。这次登临,更是如此。你看,树叶发芽了,万物复苏,春天回到了大地,所有的树木都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天上的雨要下未下,更为白帝城自古就有的漫山遍野的惹人春色增添了别样的韵致。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是诗人对白帝城美丽景色的高度概括,是诗人多次登临白帝城后的深切体会,它包含了诗人满怀的喜悦和赞美。新,正是白帝城的魅力所在,也是白帝城至今游人如织的原因所在。

诗人禁不住抒发他登临白帝城的快意:

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上白帝楼》)

诗人登上白帝楼,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不由让他想起疏凿瞿塘峡的夏禹,那是何等的壮举。江风吹动衣裳,不由让他想到宋玉,那是何等的风流蕴藉;想到宋玉《风赋》中的楚襄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那时何等惬意!这里,诗人连用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大禹改天换地的英雄业绩的崇敬和江风吹面的快意。

诗人惋惜白帝城的殿宇残破,祭扫无人:

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248.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周恩来与白帝城
刘孟伉论杜甫无海棠诗的缘由
也谈杜甫诗中的赤甲山、白盐
也谈杜甫诗中的赤甲山、白盐
期待――杜甫晚年寓居夔州的
杜甫对“和谐社会”的理想期
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篇篇寓意 含蓄无限  --析杜甫
前有古人  来者当可追  --读
杜甫在夔州丧妻再娶论据不足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