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杜甫与陶渊明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18:56
载入中…
 

杜甫陶渊明

                       

 

严羽《沧浪诗话》指出:“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六朝。”

这句话道出了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传承与创造。天才的杜甫,虽为唐诗集大成者,但他的诗决不是自我封闭的结果,而是虚心向前人学习的结果,同时又体现了他天才的创造。初唐和盛唐是一个昂扬向上的时期,思想活跃,一时群星闪烁,诗人们高擎时代的大旗,高唱入云的战歌,自觉不自觉地从魏晋人士那里汲取营养而又自成一家。把玩一部杜诗,我们可以看到,魏晋人特别是陶渊明对他的重大影响。这影响,包括陶渊明独立的人格精神和诗歌意境。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推崇中国三大诗人,那就是屈原、陶渊明和杜甫。他在《诗论》中说:“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此说虽意在推崇陶渊明,但也足可说明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

杜甫与陶渊明出生的时代和家世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他们虽为各自的家世自豪,但更多地却是目睹了社会的动乱,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

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终于夺取了晋政权的刘裕势力的兴起。他的曾祖陶侃,晋大司马。他的祖父还做过不大不小的官。但到他父亲这一辈,已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在家闲居。他的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当时讲门第的风气很盛,他对于他自己的门第很自豪。但他生活得不幸福:弟妹也都早死,留下侄儿靠他抚养。他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中年遭了几次丧事,还遭了一次火,家庭负担很不轻,算穷了一生。死时才62岁。

杜甫出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但更多的是他后半生生活在安史之乱后,饱受战争的苦难和流亡的辛酸。他和陶渊明一样,他的的祖辈官位显赫:十五世祖杜畿,东汉建安时期为河东太守。十三世祖杜预,晋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当阳县侯。又是一名学者,留下一部《左传注》,流传到今天。延续到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为唐膳部员外郎,著名诗人。父亲杜闲,为官虽不及远祖,但仍担任唐奉天县令。杜甫的母亲出于清河崔氏,外祖父的母亲是唐高宗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同样,杜甫为他生活在这样一个世代守儒的家庭而自豪。母亲在他降生后的几年内便死去了。幼年时,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寄养在洛阳的二姑母家。他“少小多病”。杜甫的后半生在漂泊中度过,是困顿的半生。死时才59岁。

杜甫与陶渊明的从政经历也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处,使他们从官宦走向了接近平民的道路,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

陶渊明先后做过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在彭泽县令任上,“郡遣都邮之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任职只83天。杜甫44岁才求得了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中,投奔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肃宗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可由于上疏营救房琯的罢相,很快被贬职。到成都后,在好友川西都督严武的推荐下,做了个挂名的工部员外郎(从没到朝廷上过班),以工部员外郎的空衔终其一生。

酒是魏晋名士的象征物,表现出魏晋名士独立的人格。杜甫与陶渊明对酒有着同样的嗜好。在酒中,杜甫同陶渊明一样,虽也保持了“借酒浇愁”的固有基调,但更多的是表现出其风流洒脱的一面,表现出独立的人格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重庆市奉节永安中学高级教师。

杜甫与陶渊明虽不及李白的狂放,没有在后世留下“酒仙”的称号,但对酒的爱好,也可算情有独钟,堪称酒豪。

酒是魏晋名士的标志。

请看陶渊明喜酒的逸事和他写下的“酒诗”。

萧统《陶渊明传》载:“(颜)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满手把菊,忽值王宏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曰:‘我醉欲眠,卿可去。”陶渊明对酒的偏好,以及他喝酒时率真的神态跃然纸上。以至于 “菊花酒”从此成了节日饮酒或穷而不闷的象征。

他的《止酒》把他对酒的偏好说得更透彻: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这里,诗人对酒的爱好,在现代人看来,简直成了一种痴狂,近乎于病态。

他在很多首诗中都提到了酒,并表现出莫大的兴趣。

《饮酒二十首》空前绝后。他写道:“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视饮酒为一大快事,他邀请田父来一同饮酒,并对田父讲:至于我的车驾,那是不可以回转的。他觉得,世道如此,如果再不痛快地喝酒,真是白白地辜负了头上这块儒巾。头上巾,儒者头上的儒巾。《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舂秫以作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和郭主簿》)

秫:高粱。作者不光是等别人送酒来才喝,似乎自己还有小作坊,自己捣黏稻来酿酒。酒酿出来后自斟自酌,一副潇洒自适的神态。加上幼子在身边呀呀学语,真是快乐啊,连荣华富贵也忘记了。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和郭主簿》)

看来这里的酒,是他自己酿的了。酒刚刚酿成,才从酒桶中过滤出来,诗人便迫不及待地杀了一只鸡,请邻居来一同喝酒了。悠然自得的神情如在目前。

携酒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酒是庆贺他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官场中解脱出来的喜酒。他从彭泽县令任上挂印归来,忘不了自带美酒入家中。他提起酒壶,满满地斟上一杯,自饮自酌,观赏着庭中花木,怡然自得。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庚戌岁九月中於西田获早稻》)

斗酒能让人的心胸豁然开朗。而这种心情还和古代隐士长沮、桀溺一脉相承。

散襟颜,散心的意思。襟颜,胸襟和容颜。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其二)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杂诗》其一)

    喝酒,是诗人和邻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活动,酒是交往的媒介,给自己带来了欢乐,也给邻人带来了欢乐。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杂诗》其八)

    酒是诗人消遣苦闷的良药。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俯仰终宇宙,不乐当何如。

(《读山海经》其一)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23.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杜甫与白帝城
刘孟伉论杜甫无海棠诗的缘由
也谈杜甫诗中的赤甲山、白盐
也谈杜甫诗中的赤甲山、白盐
期待――杜甫晚年寓居夔州的
杜甫对“和谐社会”的理想期
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篇篇寓意 含蓄无限  --析杜甫
前有古人  来者当可追  --读
杜甫在夔州丧妻再娶论据不足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