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杜甫 >> 诗圣杜甫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杜甫在夔州丧妻再娶论据不足——与王辉斌先生商榷(下)
作者:诗圣杜甫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5:19:40
载入中…
 
<奉酬薛十二判官见赠>破译》两篇文章)所引证的一些材料外,也另有材料与之佐证,如杜集中《简吴郎司法》之‘姻娅’即为其一。据《尔雅.释亲》,两婿相称谓之‘娅’,则杜甫妻与吴郎之妻为同一父母即可论断。”这里笔者要请王先生不忙“论断”。笔者相信《尔雅.释亲》就是这样解释的“娅”字。但“娅”字的解释不能等同于“姻娅”的解释。《辞海》“姻娅”条下解释是:“姻娅,泛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杜甫在诗中也是这样用的:

例一《简吴郎司法》:

却为姻娅过逢地

例二《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

如果“杜甫妻与吴郎之妻为同一父母即可论断”,那么杜甫妻与高司直之妻为同一父母也可论断。就那么巧,同在大历二年,同在夔州,杜甫一个吴姓连襟,一个高姓连襟都来了。唐代不比现代,出门可不是那么方便呀!

同一篇文章里王辉斌先生还有一个论据:“又,北宋吕陶《杜公墓志铭》对此亦有记载,如其中的‘甫初娶司农少卿杨怡女’之‘初娶’即为一条力证。对此,王辉斌《读杜札记》亦均有详细之再考。”无缘读到王辉斌先生《读杜札记》,不知是怎样“详细之再考”的,不敢乱发言。姑且算作此据经得住推敲,此证也只能算作一个孤证啊!如果这算得上“力证”,那么笔者还可提供一条证据:1986年,笔者到四川江津寻访《刘氏家谱》,在江津曾看到清道光二十一年所修的《杜氏族谱》,还复印了几页。族谱记载:杜甫妻杨氏于广德元年(763)卒。笔者认为不论这样的证据有多少,都抵不住杜甫的一句诗。就打算这类诗都丢失了,但起码杜集中丧妻再娶的蜘蛛马迹有一点吧,找不到这样的“蜘蛛马迹”,有再多的“力证”都等于枉然。

  

笔者认为王辉斌先生《杜甫家室问题索隐》、《杜甫<奉酬薛十二判官见赠>破译》两篇文章及《建国以来杜甫生平研究综述》中的证据皆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杜甫、杨氏成婚时间再考也没有考出杨氏丧于夔州;夔州诗里看不出杜甫丧妻再娶的迹象;杜集里无鼓盆之戚;“内证的获取”尚未穷尽;对杜诗的理解过于牵强;论证方法上给人为了观点而论证的感觉。历史的“发覆”故然重要,但不可无中生有,更不能庸俗地编造所谓“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故事。目前只能承认杨氏夫人卒于杜甫之后,并非卒于夔州,杜甫在夔州也没有续娶妻子。

注:①巫山:杜甫诗中常用巫山、巫峡代指夔州一带。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县政协)

上一页  [1] [2] [3] 

[来源:https://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50.html ]
诗圣杜甫网
大唐田夫人墓记碑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远眺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时地考
赤甲真面目——《大唐田夫人
长江三峡名实说
武陵王萧纪兵败信州
诗城白帝
白帝城的文化定位及其相应建
奉节诗城文化及其他
相关诗词
杜甫与白帝城
刘禹锡《机汲记》是在夔州写
刘孟伉论杜甫无海棠诗的缘由
也谈杜甫诗中的赤甲山、白盐
也谈杜甫诗中的赤甲山、白盐
期待――杜甫晚年寓居夔州的
杜甫对“和谐社会”的理想期
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篇篇寓意 含蓄无限  --析杜甫
前有古人  来者当可追  --读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